1923年1月出生在台湾新北。
1941年毕业于淡水中学,考入台北高等学校文科(即台湾师范大学前身)。
1943年东渡日本,入京都帝国大学农业经济系。
1946年返台,转入台湾大学农学院农经系,参加新民主义读书会”,1949年与曾文惠结婚,并毕业留校任教。
1946年9月经中共台湾支部组织部长张志忠介绍入党,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慑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镇压而脱党。
1952年考取公费,首次赴美,入依阿华大学,主攻农业经济与物价的关系。翌年回台,任“台湾农林厅”经济分析股长,并执教于台大。
1957年调任台湾合作金库研究员,嗣任“农复会”技正,并升任台大教授,兼中兴大学农经研究所教授。
1965年,考取美国洛克菲勒农业经济协会与康奈尔大学联合奖学金,再度赴美,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台湾农工部门间之资本流通》获全美最佳博士论文奖;引起蒋经国重视。
1969年学成归台,续任台大教授,兼“农复会”农业经济组组长、顾问。1972年为蒋经国延揽入阁,任“政务委员”,至此投身政界,为国民党新生代台籍政客骨干人物。参与制订《加速农村建设重要措施》、《农业发展条例》等,推动台湾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1978年调任台北市长,标榜"物质与精神并重、郊区与市区均衡发展"为市政建设原则,创办"台北音乐节",推行都市更新计划,建立公务人员训练中心、台北市资料处理中心,取得一定政绩。
1981年12月出任“台湾省主席”。1984年被蒋经国提升为“副领导人”,并进入中常会,刻意培植其为接班人。
1986年任“十二人革新小组”成员,后接替严家淦任总召集人,研拟政治革新方案。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当天继任“领导人”,旋即出任国民党代理主席,总“十三大”上正式当选主席。
1990年5月任第八任“领导人”,嗣兼任“国家统一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会长。
2000年3月24日,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职务。
2000年5月20日,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由陈水扁正式就任。
2001年9月21日,国民党宣布撤销李登辉国民党党籍。卸任台湾领导人后,李登辉常会前往台湾各大高校演讲并同青年学生交流。
2011年1月3日,于台湾台北圆山饭店邀请台湾政坛大佬共同庆祝90周岁农历虚岁生日。同年,李登辉罹患大肠癌进行手术切除,并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