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Melody的未来有很多可能,除了自己开广告公司和大公司高管之外,还能跳槽到甲方做市场、转行做媒体编辑等文字工作、或者进入管理咨询行业、还可以做新媒体渠道、甚至开自媒体。
和古老的零售业不同,广告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在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里,职业发展目标很难像传统行业那样明确。
比如我刚刚进入广告行业时常用的媒体投放方法,到了今天几乎成了屠龙术。而今天最主流广告已经从创意为核心的展示广告,转变成数据分析为核心的效果广告,而且很多广告主都开始自主投放。
在职业发展目标不确定的情况下,能不能界定我们的“特殊任务”呢?
能。
在“商业咨询服务”的相关行业里,总有一些所有领域通用的底层知识、底层逻辑,比如消费行为,比如商业逻辑,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学习能力。
比如说,社交媒体时代,出现了很多围绕产品的自组织社群,套用传统的客户管理方法,只会把他们吓跑,但他们的行为仍然可以用心理学、社会学这些基本理论框架去分析。
“商业逻辑”也是一样。比如对于快速崛起的网络品牌,“李叫兽”抛开了传统的品牌理论,用了一个财务分析的“资金周转率”去解释,非常简洁有力。这就是底层商业逻辑的力量。
它们强调不是怎么构建品牌,怎么规划媒介,怎么写文案、怎么做视觉,而是如何理解消费者、理解企业的经营。它们能帮助你在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找到不变的知识。哪怕这些职业明天就会消亡,你的职业价值也不会因此贬值。
具体如何围绕“特殊任务”安排自己的时间,方法和前面差不多,就不赘述了。
05、
我们并不是真的不会安排时间,并不是真的缺乏自律,而是目标感太弱,以至于大部分时间,不是得过且过,就是患得患失。
但也我不建议新人去过多考虑未来职业发展的问题,一是一般公司不会给你这个空间,二是你现在还没有选择的能力。正是为了将来我们能够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能力,现在才更应该在工作中发现那些只属于你的“特殊任务”。
中午不睡下午不困,工作你得有这四招!
1
正常情况下,我中午没有时间午睡。
倒不是我晚上睡眠充足,我经常一天只睡4小时,很不充足。
中午时间宝贵啊,我可以写日更,约学生谈项目,都是没有人干扰的时间,特别好,也特别困。
现在问题来了,大叔,你中午不休息,如何保证下午效率?我中午不休息,下午就犯困,精神难集中。
我的确有绝招。
2
中午不休息下午不困,我有四招。
第一招:借力打力。
我中午不睡觉,下午也犯困,工作效率也下降。但是工作效率下降对我影响不大,为什么?
因为我把这个工作效率不高的时间用于处理各种沟通事项,这些事项未必不重要,但是工作难度和强度对我而言,的确不大。
我可以借助别人的对话刺激,保持对自己的神经活跃度,如果没有对话刺激,而是自己进入写作状态,不是文笔生涩,就是突然睡着了。
第二招:快速充电。
我毕竟是41岁的人,真的精力不如年轻人,现在这么拼,代价是什么,我也清楚。
但是有时候还是拼不住,我就抓紧几分钟的时间,比如在的士上,公交车上,办公桌上,马上打个盹,然后醒来,我就像完成了一次手机快充,又能用很久。
一个秘密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在30秒内快速入睡”是一种可以通过自我训练获得的能力,我并不是天生能这么短时间入睡的。
想学习这种入睡术,我已经给你们关键词去搜了,你学不学得会,看造化了。
第三招:保持节奏。
管理身体其实没有什么新理论,只需要你深入理解一下运动员训练过程即可。
运动员为了找到状态,会保持一定强度的身体训练,这种训练量会让一个人即便是身体不在状态,也能保持最基础的反应。
所以当我不在状态的时候,我会开始做一些简单有节奏的工作,让工作慢慢带起身体的兴奋感,然后我开始进入状态,然后再开始工作。
比如我可以简单做整理工作,整理工作做着做着,人突然就有了动力,可以做一些大块的工作了。
第四招:换脑休息。
人的大脑很复杂,并不是每项思考都会用尽大脑每一部分的能量。
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同时安排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不同类型的工作,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工作切换一下大脑,完成快速休息。
所以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凑巧发现后宫她们在讨论妓女性技巧训练方法,围观完这个话题,感觉满血复活,马上回来写日更。喔,这话题也太激动人心了点。
3
为什么这些方法对你无效?
所有的好办法,都来自长期自我训练的结果,如果你没有持续训练培养习惯,其实你很难指望一下子生效。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繁忙如我,才有这样多的不同的工作要响应,有这样多的人要响应,而且工作和人都是不同类型,才能顺利实施我的方法。但普通人往往是单调响应一件事情,一样流程,就容易身体因为重复反而越来越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