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匠心拾遗,潜心传承

  在寒假期间,“匠心拾遗”社会实践团队每个成员都进行了以下三项工作:收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采访当地政府部门对非遗的保护措施、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每一个成员都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为己任,希望能够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
  通过对政府部门的采访,团队成员感触颇深。
  李燮阳同学总结道,巴宜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6个方面:.存在制度和政策缺失;存在断层风险;资金缺口较大;文创产品开发较为滞后;市场主体对非遗传承、保护的参与热情不高;非遗进校园发展动力略显不足。任海宁同学采访了海阳市文化馆赵主任,赵主任提出,海阳市要首先打造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将国家级项目大秧歌的保护传承作为重点,推进系列保护传承措施。刘思晗同学采访文化馆办公室主任卢博后指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窄,经济效益低,很难形成产业化,如市级项目布老虎,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并与宗教密切相关,不能投年轻人所好,现已停产。隋雨潇同学采访寿光市文旅局副局长张玉洋和非遗中心主任安静后提出,让草编、面塑等操作性强的非遗项目进社区、进学校是促进其大众化传播的良好途径。
  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采访,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家乡的非遗项目,并对其传承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赵凤锦同学采访了淮北香包布艺和虎头鞋帽第三代非遗传承人杨海玲,她总结道这种非遗产品生存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销售范围局限在淮北地区,若能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提高知名度、进行销售,则可以有效地提升销量。刘思晗同学采访了非遗传承人孙长庚先生,孙先生介绍了孙氏中医外科的历史渊源、特点疗效、传承现状等。并通过讲解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和制药流程,展示了传统中医药的神奇魅力。李燮阳同学采访了工布毕秀传承人巴鲁,巴鲁搜集了西藏境内有关工布毕秀的大部分资料,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成为工布毕秀历史唯一的文字记载,他说要想传承和发展好工布毕秀制作技艺,需要让孩子们了解并且喜欢上毕秀。王泽妍同学采访了江汉平原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守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海荣,他们表示,面对皮影戏的日渐式微,他们尝试通过网络传播等方式来进行宣传,在公众号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里有他们演出皮影戏的录制视频,并配上了相应的字幕与解说,使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了皮影戏,并更好的了解到了皮影戏背后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是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好的“非遗”作品,要有自己的地域特色,还要有时代特色。我们现代人喜欢的文化特色不可能和古人一样,“非遗”作品的推陈出新对于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加之艺术间交流的加强,我们不能默守陈规,要做到为我所用,兼容并蓄,找到一条更有利于“非遗”发展的道路。所以,非遗项目进社区等活动是值得政府大力推行的活动。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该积极学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了解一些非遗技艺,甚至学习一些非遗技艺,运用现代科技、大数据做一些调研,为当地政府和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尽自己所能推动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