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闽都古厝福文化视域下的历史与人文

闽都古厝中的福文化蕴含着闽都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与价值追求,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先驱典范、仁人志士以身作则不断扩展丰富福文化的内涵,福文化因此得以光彩夺目、熠熠生辉,闽都古厝背后的历史人文内涵也表现出福文化对于闽都的深厚底蕴与历史传承。
螺洲福祉,人杰地灵。灵秀江山孕育着底蕴深厚的人文气息,在这块风云旗鼓、龙盘虎踞的“福德之邦”上英才辈出。螺洲当地人“建文庙以尚礼,创书院以从文”。镶嵌于螺洲孔庙棂星门墙上的石匾刻有“江汉秋阳”,以孔子的道德明著与光辉洁白寓意着对于五福中“攸好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出自林文忠公——林则徐。一个“忠”字,高度概括了林公的一生,作为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忠于民族,忠于国家,今人皆铭记其虎门硝烟之功且深深影响着后世国人。“国泰民安才有福,国在则家在,国兴则家兴。林公所期盼的美好愿景在今日已经实现,而拥有这样一位睿智正直的民族英雄又不可谓不是中华民族的“福”。
身在福中,造福得福。“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以贤者为尊的优良传统在三坊七巷中发扬光大,无数名人智者从这里走出,由“求福”走向“造福”,通过汲取知识为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在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末代帝师”陈宝琛等一批批仁人志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福文化中的“攸好德”及“考终命”,他们毫无疑问是中国一代代造福人的永恒典范。
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观同在《浅论中国梦是中华福文化的时代阐释》一文中提出: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伟大信念和不懈追求;“福”是中国老百姓共同的愿望和企盼,而这个“福”正是中国梦。“中国梦”的根本是为人民造福。福文化的历久弥新,需要我辈站在时代高度,重新擦亮闽都古厝这一福文化的独特标识,发掘福文化的理念精髓,阐述福文化的时代特征,推动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开展月美化校园活动

为维护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氛围,10月13日中午,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组织志愿者于逸夫楼大门前举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