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红色历史,探寻先辈遗迹,2023年7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校学生联合会“明悟党史,逐梦山阴”小分队走进蔡元培故居,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追忆蔡元培先生的一生并向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祖籍浙江诸暨,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与中国近现代文教界代表人物厉麟似等并称“影响中国历史的十位教育大家”。
蔡元培故居坐落在绍兴城区笔飞弄13号。主体建筑是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共三进。
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蔡元培故居,同时也走入这漫长的时间长河。
第一进门厅坐西朝东,上悬刘海粟手书“蔡元培故居”匾额,左右壁是毛泽东撰、沙孟海书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联语,队员们在此留下珍贵合影,将“传承”与“延续”谨刻于心。第二进一堂两厅,已辟为陈列室,堂厅正中放着蔡元培半身塑像,颇有学者风度。左右壁有周恩来撰、沈定庵书的“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的对联。后进为坐楼,五楼五底,蔡元培就出生在此处,并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蔡元培故居大厅前厢房、大厅及两边间、座楼前西厢房及座楼西边间均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介绍蔡元培先生一生业绩。在讲解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陈列主要分为“会稽山鉴水育英才”“从事民主革命,投身教育事业”“兼容并包,孕育新北大”“致力于科学事业,争取民主自由”“功垂百世,德耀千秋”五个部分,系统而有侧重地展现了蔡元培先生毕生为发展中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为争取民主自由,培植青年英才而作出的巨大成就。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先生逝世,《哀挽联》中有一联云:“打开思想牢狱,解放千年知识囚徒,主将美育承宗教;推翻时代巨轮,成功一世人民哲匠,却尊自由为学风。”队员们站在堂前厅下,聆听历史星火燃烧之声,追忆我党艰苦卓绝之路,蔡元培先生的谆谆教诲如雷贯耳。这位世人公认的学术泰斗在面临宫廷政变、官场昏暗时轻抛功名、桂冠而去,抱着“志以教育挽彼沦胥”的信念踏入教育救国的漫漫长路;赴多国游学,因事择人,察纳雅言,接连推出革新政策;不顾阻劝接手北大实行变革,促进新文化繁盛;“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融合东西文化;明确将“科学化”作为教育宗旨之首,打通学术科学化进程的道路......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仿佛走过了蔡元培为中国教育事业与革命事业奉献的一生。“迷茫执剑者,终身革命人”,蔡元培的一生都在追求民族复兴,他兼容并包的人格魅力、勇敢鲜明的爱国主义以及卓越的教育贡献将永久流传于两岸人民心中。
时间:2023-08-01 作者:夏畹莹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阅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7月18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昆明市东川区开展“感应祖国脉搏,丈量祖国大地”
为深入学习红色历史,探寻先辈遗迹,2023年7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校学生联合会“明悟党史,逐梦山阴”小分队走进蔡元培故居,进行
伴随着暑期到来的脚步,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进程和绍兴市本土伟人的事迹。2023年7月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校学联“名悟党史,逐梦山阴
浙江绍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近代现代以来哺育了无数志士仁人、贤才豪杰,如秋瑾,鲁迅、蔡元培等等。今天,为了深刻领悟共产党人的历史
为传承红色星火,赓续革命精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校学生联合会“明悟党史,逐梦山阴”三下乡小分队于7月1日下午来到秋谨故居参观和学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遗产探寻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钱钟书先生旧居。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遗产探寻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张闻天先生旧居。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遗产探寻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江宁区科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陪伴孩子们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