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研采用“座谈会+实地考察”的综合模式,旨在深入一线,获取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为学术研究积累丰富素材,同时推动生态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深入座谈交流,探寻发展之道

图 1为调研队员与张科长进行交流访谈 王雨航摄
二、实地考察见证,领略修复成果

图 2为望仙谷风光 王雨航摄
带着对上饶市矿山修复相关政策的深刻理解,同时为更直观地感受上饶市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果,调研团队于 7 月 21 日下午前往望仙谷景区进行实地考察。这里曾是因无序开采花岗岩而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废弃矿山,如今却已华丽蜕变为备受欢迎的“网红景区”。在望仙谷,团队成员亲眼目睹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如山体水体保护、废弃矿山治理、植被护坡复绿等,这些举措使当地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调研团还深入调研了望仙谷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成员发现,这离不开望仙谷的科学管理与宣传,望仙谷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如峡谷漂流、民俗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带动其旅游增收。同时,景区积极推动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将当地的土特产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不仅如此,望仙谷还注重与周边乡村的合作,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协同发展。这种将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上饶的生动实践和巨大威力。
三、总结展望未来,贡献青春力量

图 3为调研团队到望仙谷实地考察合影 王雨航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生态产品价值才能充分实现,生态安全才能得到坚实保障。本次在江西上饶的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不同主体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施中的真实反馈,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了当地生态修复的实际状况,总结出了现有生态修复机制的成效与不足,积极思考并探索出提高生态修复效果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持续完善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有益的参考。

图 4为团队成员与上饶市自然资源局张科长的合影 王雨航摄
在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宏伟背景下,南京财经大学的学子们将坚定地肩负起职责与使命,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全力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加速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