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古城研本草,药商口中悟药理
亳州作为世界中药材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位于亳州市的康美中药材交易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市场内高达3000多种药材。7月19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们顺利到达亳州市康美中药材交易中心,进入市场,药香扑面而来,团队成员们首先对药商们进行了访谈,了解中药材市场的市场行情。随后对药商以及购药者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中药材的了解程度、市场问题等多个方面,并且药商们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太子参、黄芩、连翘等多种中药材。最后,团队成员们与药商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次难忘的访谈。

图为团队成员们在康美中药材交易中心访谈药商
乡村宣讲国家振兴策,基地探访中药种植情7月19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到达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继续探寻中药材的奥秘。首先在村委会后备干部刘文伟的协助下,召集部分村民至村委会,由团队成员进行“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宣讲”,宣讲的主要内容包括:向村民们介绍国家如今对乡村振兴的重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方针,从而鼓励村民们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的创新模式,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接着团队成员们在村委会后备干部刘文伟的带领下,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刘文伟老师还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部分中药材如何种植、何时开花结果以及它们的外观特征和药性,从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中药材的知识。随后团队成员们对村民以及种植户们以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到了中药材种植方面的知识和在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如市场的需求、回报周期长、监管问题、环境污染等,同时他们也希望可以得到政府的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束后,团队成员在大周村村委会合影留念。

图为大周村后备干部刘文伟带领团队成员们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并讲解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及药性
探寻亳州药材史途,传承华佗气功神韵7月20日,团队成员们前往亳州市中医药文化馆,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探寻中医药的发展历程,文化馆内共有三个展厅,分别为亳州厅、华佗厅和神农厅。刚进入文化馆就可以看到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1月12日为亳州所题词“華佗故里,药材之鄉”。首先团队成员们进入亳州厅,了解到了亳州中药材的发展历程:从“一块药圃”到“千亿药都”、从“行商天下”到“产业集聚”、从“资源优势”到“发展胜势”,亳州花茶与药膳的发展以及亳州近代史十大名医。脚步移向华佗厅,在这里,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了五禽戏的发展,馆内的两位老师向志愿者们介绍了华佗的生平、经典著作,著作包括《青囊书》、《观形察色与三部脉经》一卷等。随后老师们带领团队成员们进入神农厅,这里包含了华夏医药源流图、神农的记载以及药物的起源等,团队成员们在此处通过仔细观看以及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亳州中药材是从神农时期开始发展的。最后团队成员们对夏克平老师进行了访谈并与老师进行合影留念,老师说:“五禽戏是华佗留给后人的一个宝贵的遗产,亳州作为华佗故里,我们作为华佗的后人,应崇拜、传承。”同时老师也向团队成员们讲授气功,并带领团队成员们学习气功五禽戏。

图为夏克平老师讲授气功并带领团队成员们学习气功五禽戏
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一方药圃改变世界。短暂而充实的“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句号,但团队成员们与乡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团队成员们将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这份责任与担当铭记于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携手共进,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图为团队成员们与夏克平老师在中医药文化馆合影
图源:山东艺术学院 东浩楠
作者:李瑶瑶
作者:李瑶瑶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