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携手乡村,共筑梦想”——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08-15    阅读:
“乡”遇盛夏,遇“践”文化—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文化宣传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学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心”方程志愿服务团组织了24名志愿者来到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的临港小学组织了为期12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活动以“了解当地特色,传承文化基因,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旨在让学子们深入农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期间,学子们深入东川区,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了调研。他们采访了当地居民,了解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通过调研,学子们对东川区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发扬龙年精神,感悟中华文化。
在古代,香囊寓意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病灾侵害,象征着吉祥,广为流传。在为期数日的活动中,志愿者深入当地社区,与小学生共同参与和学习了香包制作,志愿者特意选择带有龙图案的布料,寓意:好运“龙龙”。香包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民间刺绣工艺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香包文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
  
情感注入绳结,传承中国文化。
志愿者们通过对PPT的演示,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国结的由来和种类,并对中国结的编制进行了教学。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通过亲手制作,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技艺,更在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尽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最终每个人都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中国结。
  
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除了工艺体验,本次活动还包括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科普讲解。志愿者带领学生们体验了各种传统游戏,如斗鸡、滚铁环、跳橡皮筋、丢沙包、跳竹竿舞、跳房子、投壶等。这些游戏既是志愿者们的童年回忆,也是新一代小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深入地对民族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讲解并呼吁大家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中来。通过与当地小学生的互动,大学生们将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传递给了下一代,这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学子们满载而归。志愿者们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心中牢记了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对东川区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子们将不断弘扬爱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