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成员们通过对保留完好的仓储原址的观察,更直观地理解老一辈守粮人扫地垄、“三天两清”的劬苦。讲解员生动介绍馆内陈列展品、为团队成员讲述喻传秀、邢福河、汪柏铭等为代表的守粮模范感人故事。
陈列馆是在原地垄仓等特色仓储空间基础之上,陈列了见证“四无”粮仓发展历史的大量实物、特色农具以及仓储模型,一件件展品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承载的艰难与希望。团队成员瞿欣然说:“听着讲解就像去到了那个艰苦卓绝又振奋人心的年代,老一辈的粮食守护神们用满腔热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夜以继日地顽强工作,真令人敬佩!”
在参观完完整展区后,同学们通过线下座谈会的方式,从陈列馆内守粮前辈的口述中深入了解了“四无”粮仓时期的储粮难题与解决措施。在深入了解“四无”粮仓发展历程与“四无”精神内核后,成员们团队协作,对陈列馆的负责人进行采访,并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采访的全过程。
负责人热情接待团队成员,并代表老一辈保粮员向年轻一代守粮人寄语:“希望当代年轻守粮人继承老一辈保粮员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保粮以资国家、廉护粮以济万民,守好人民自己的饭碗。”
通过同馆内守粮前辈的密切交流以及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守粮前辈们在硬件设施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突破旧观点、实现高标准储粮的艰辛,深刻认识到四无粮仓精神对粮仓建设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对粮食大国文化自信的支撑作用。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之行,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那段光辉岁月的精神力量——“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
时至今日,这份源自余杭的红色记忆与粮储精神遗产,依旧熠熠生辉,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展望未来,同学们将不忘守粮人的初心,牢记守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储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优秀储粮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