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强军力量——兰州理工大学退伍大学生红色传承与国防教育实践团赴会宁开展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
    来源: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青春有为队 杨晶晶 李娜
  2025年7月12日,兰州理工大学“青春有为”退伍大学生红色传承与国防教育实践团依托会宁县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通过系列活动,使实践团成员切实感受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伟力,充分激发出在新时代新征程接续新长征的内在动力。
  
  会师纪念塔前的特殊“会师”
  
  活动首日,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前缅怀时,恰巧与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学校教师团队相遇。就在这座象征着胜利与团结的历史丰碑前,一支朝气蓬勃的学生队伍与一支沉稳笃行的教师队伍,不期而“会”。师生们怀着同样庄重肃穆的心情,列队肃立于塔基之下,目光如炬,共同仰望这座精神的灯塔。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前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学校领导老师合影留念
  
  会师旧址的红色邂逅与心灵共鸣
  
  实践团成员与老师们一起进入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参观。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从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到会师时的伟大壮举,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他们瞻仰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抚摸着历史的痕迹,感受着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精神,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图为会师纪念馆内长征路相关壁画
  
  纪念馆里的志愿微光与携手瞬间
  
  在会宁会师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期间,实践团成员主动参与到馆内志愿服务中,协助工作人员整理展品说明、引导参观者有序游览、为有需要的游客解答关于红军会师历史的疑问,用实际行动为红色场馆的运营贡献力量,对红色传承的坚守,彰显出新时代青年携手赓续红色血脉的同心力量。
  
  图为实践团在纪念馆内进行志愿服务
  
  北光广场的征兵宣讲与报国情怀
  
  在会宁县北光广场,团队成员设立征兵宣传点,通过发放手册、展示军事训练照片、现场答疑等方式,向青年群体传递“参军报国,无上光荣”的理念,激发爱国热情与参军意愿,让投身国防成为青春向往;面向小学生开展关于国防基础知识的有奖竞答活动,借国防知识竞答,筑牢爱国底色,播下崇军尚武种子,培育未来国防建设后备军。活动形式多元,搭建起征兵宣传桥梁,凝聚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征兵的正向氛围,推动“强军有我”观念融入大众认知。
  
  桃花山路的红色足迹与初心印记​
  
  团队前往桃花山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脚下的碎石与崎岖地势,让人不禁联想当年红军行军的艰辛。实践团成员们相互鼓劲,一步步踏上这段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山路,身临其境般感悟着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信念如磐。
  
  烈士陵园的缅怀之行与初心坚守
  
  活动最后,实践团来到烈士陵园,与校国旗护卫队成员一起缅怀先烈。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向纪念碑献上白花,随后低头默哀,在肃穆的氛围中,用心感受烈士们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对烈士的深切缅怀透过巍巍塔影形成穿越历史的时空共鸣。
  
  实践活动内容翔实丰富,形式鲜活多样,将红色传承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不仅是对会宁红色历史的一次生动回望,更以青春之力推动革命精神的赓续与强军理念的传播,为凝聚时代力量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
  
  文稿|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青春有为队 杨晶晶 李娜
  摄影|石油与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青春有为队杨晶晶、李芸晴
  编辑|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青春有为队李娜、李芸晴
  拟稿|杨晶晶 李娜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