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是语言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推普工作的核心场景之一。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突破发音难点,团队成员王艺然和施瑶瑶提前一周打磨教学方案和课堂,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将“前后鼻音区分”这一常见发音难题拆解为生动的教学环节。
“大家看这个动画——‘in’像小树苗在土里扎根,声音要收一点;‘ing’像小树苗长出地面,声音要扬起来!”王艺然指着屏幕上的卡通动画,用形象的比喻帮孩子们理解发音要领。施瑶瑶则准备了难度递进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谁能挑战一下?”话音刚落,前排的小男孩就举高了手,虽然中途卡了两次壳,但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坚持读完,涨红的脸颊上满是成就感。

(图为王艺然、施瑶瑶同学讲课)(图为万怡然同学讲课)

(图为小朋友回答问题)(图为马启秦同学介绍规则)
为了让知识在互动中内化,课堂特意设计了“逛‘前后鼻音’园”游戏:教室分成前鼻音和后鼻音两个阵营,老师给孩子们写出“陈”“程”“林”“玲”等字,孩子看到之后要快速判断发音并站到对应区域。“老师!他站错啦!‘琴’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有孩子发现同伴的小失误,立刻举手提醒,在纠错与互助中,大家对发音规则的记忆愈发清晰。
二、朗诵比赛:声情并茂,绽放青春风采之花

(图为小朋友普通话朗诵比赛)(图为小朋友普通话朗诵比赛)

(图为小朋友诵读诗歌)(图为万怡然同学进行纠音辅导)
经过推普课堂的趣味学习,孩子们对普通话发音的把握更有信心。为了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成果、展现风采,团队特意举办了“青春力量,奋斗有我”朗诵比赛——这既是对课堂所学的“小验收”,更是一次充满成就感的“大展示”。
比赛前,孩子们悄悄拿着朗诵稿互相请教:“‘少年’的‘年’是前鼻音,你还记得怎么读吗?”“‘祖国’的‘祖’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哦!”这些课堂上反复练习的发音要点,此刻成了他们“赛前准备”的小窍门。
站在台上时,孩子们的表现让人惊喜:曾经在“前后鼻音”游戏里总出错的小姑娘,把《我爱祖国》里的“晴”“景”读得清晰又自然,这明显的进步,正是课堂上动画演示、互动练习积累的成果。
比赛结束后,队员们搬来装满奖品的箱子:铅笔、橡皮、便利贴、封面写着“推普小达人”的笔记本和荣誉奖状,被一一送到获奖孩子手中。拿到一等奖的小女孩立刻把奖状举给同桌:“以后我教你读课文,咱们一起当‘推普小使者’!”

(图为奖品)(图为《普通话宣传手册》讲解)
三、笔墨传情:书写规范汉字,传承文化之美韵
汉字是普通话的“形”,规范书写则是语言之美的延伸。团队成员万怡然和马启秦同学不仅带着孩子们用最熟悉的铅笔,而且准备钢笔、毛笔,从基础笔画开始,一笔一划练习规范字。他们握着孩子的手调整握笔姿势,盯着纸面纠正歪斜的笔画,连“普”字上面的“丷”不能写成“艹”这样的细节都耐心提醒。孩子们在田字格纸上认真书写“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字样,有的用铅笔描出工整的轮廓,有的用彩笔给笔画涂上颜色,原本单调的汉字瞬间变得鲜活。
而另一边,于文歌同学正带着孩子们把书写成果“搬”上黑板——绘制“学好普通话”黑板报。孩子们在下面叽叽喳喳的说着自己的意见,虽然没有亲手绘制,但每个细节都藏着他们的创意。从纸面书写到黑板创作,铅笔和粉笔成了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孩子们不仅在一笔一划中学会了规范,更在涂涂画画里懂了:写对一个字、画好一幅画,和说好普通话一样,都是在守护这份生动的文化。

(图为小朋友绘画普通话手抄报) (图为于文歌同学绘画板报以及小朋友创作绘画)
四、趣味互动:创作与游戏,共度推普欢乐时光
课堂之外,推普的快乐延伸到了更多角落。孩子们拿起画笔,在扇子上绘制图案填上颜色,还领到了空画纸,要把对普通话的理解做成手抄报。团队成员于文歌给大家做示范。有人在扇子上画了毛笔、荷花和灯笼,说“说好普通话就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有人在手抄报上抄下课堂学的绕口令,特意标上了前后鼻音的拼音;还有人画了一群手拉手的小人,旁边写着“普通话让我们成为朋友”。画笔沙沙作响时,推普的理念也跟着色彩一起,留在了扇面和画纸上。

(图为于文歌同学设计并讲解海报)(图为小朋友绘画扇子)

(图为小朋友写的钢笔字)(图为游戏环节)
在操场的放松环节,击鼓传花和吃西瓜最为热闹。鼓声响起时,彩花在手中飞快传递,每个人都攥着几分紧张又期待的笑意。鼓点骤停,拿到花的人笑着表演个小节目,掌声里满是轻松。游戏过后,切好的西瓜端上来,红瓤裹着甜汁。咬一口下去,冰凉甜爽漫到舌尖,刚才的小紧张早散了。汁水顺着指尖流,大家边擦手边说笑,闷热和疲惫都被这清甜和欢笑声带走了。
玩累了,负责人万怡然同学操控着无人机升空,镜头从空中掠过:孩子们举着刚画的扇子奔跑,赢了游戏的举着词语卡欢呼,连地上的影子都带着笑意。这些画面被镜头定格,也成了推普活动里最鲜活的记忆——原来语言的学习,可以这么轻松又难忘。

(图为小朋友带奖品合影)(图为团队为小朋友切西瓜)

(图为小朋友吃西瓜)(图为无人机拍摄游戏活动)
六、总结展望:推普之路,永不止步的征程
此次小学之行,宛如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照亮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道路。它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发音、在书写中触摸了文化的温度,更让他们深刻明白:普通话是课本里朗朗上口的朗诵,是黑板上绚丽多彩的图画,是朋友间真诚温暖的对话,更是连接心灵的坚固桥梁,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天津师范大学“普播鄂市,语墨中华”推普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推普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他们就像一群点燃火种的使者,将普通话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让它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推普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永远在路上,永不停歇。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普通话传递爱与希望,用语言的力量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团队与师生合影留念)
作者:万怡然 何思思
指导教师:任文博
图片来源:“普播鄂市,语墨中华”推普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