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龙虾捕捞,探寻致富路经

参与龙虾捕捞,探寻致富路经
为更真切的参与到“稻虾共作、荷虾共生、虾光互补“模式中。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农兴实践团在参观“稻虾共作、荷虾共生、虾光互补”种养殖基地后,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成员切身体验捕捞小龙虾的全过程。
 
  “稻虾共作、荷虾共生、虾光互补”种养殖模式基地负责人告诉实践团成员,“一般使用地笼的方法对龙虾进行捕捞,地笼分小、中、大三种类型,小龙虾昼伏夜出,白天天气炎热,水温高,小龙虾通常下午5点后活跃。因此捕捞龙虾,一般在下午6点以后下地笼,早晨4点到5点左右收地笼”。
在学习了解小龙虾的生活习性后,7月14日下午6点,实践成员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下地笼,为了将地笼稳定在固定的位置,需要将地笼的一端捆绑一根竹竿,将竹竿插于泥土。7月15日早晨5点团队成员再次前往基地参与收地笼,借助昨天插入的竹竿将地笼从田中拉出。
 
在收获小龙虾之后,实践团成员在与基地负责人的交流中得知,捕获的该种龙虾并非为餐桌上经常吃的龙虾,其为高青县特有的清水小龙虾,具有腹白、腮白、肉白”三白的特点,“高青龙虾”获得国家地理标识商标。主要在高青县周围区域进行销售,市场供不应求。
实践团成员在参与小龙虾的捕捞过程后,深刻的领悟到“小龙虾,大产业”的内涵,“稻虾共作、荷虾共生、虾光互补”生态种养殖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生态高效,引领乡村振兴新方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沐浴非遗之光,汇聚复兴伟力

五千年华夏非遗梦,历史遗产千古流传。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外宣实践服务团队暑期带您见证非遗之美,记住华夏荣耀。

支教纪实:晖映齐都支教队进行家访

支教纪实:晖映齐都支教队进行家访

8月2日傍晚,晖映齐都支教队在淄博市中心医院暑托班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根据前期的教学工作开展家访,与托管班的家长交流学生在家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