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提前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取得联系,采取线上沟通的形式提前与社区负责人讨论准备此次志愿活动的具体方案。实践团队也提前准备应急预案避免一些突发情况的发生,为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7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准时来到杨庙社区,按照事前准备的工作方案和明确的范围人员分工,兵分两路。一部分成员重点参与社区环境清理工作,另一部分成员则着重进行环保知识及维护社区环境的宣传工作。
在杨庙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对杨庙社区内的卫生死角、卫生薄弱点进行逐一排查、清扫。实践团成员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手持钳子、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对社区内的垃圾进行集中整治,对干道两旁垃圾桶摆放等进行了规范整理。进行清洁楼道,帮助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仔细的清扫着社区道路、草坪里的各类生活垃圾、杂草树枝,以及楼前楼后的垃圾死角处。同时,实践团成员本着“不漏掉任何一个死角”的原则,对墙面上的“牛皮癣”也进行了细致处理。除此之外,在社区进行巡视的途中,实践团成员将东倒西歪的单车扶正;看到随意乱放、占道停放的车辆将它们搬到社区集中停放处;看到坏损的车辆将它们收集起来。将道路沿线乱停乱放的单车,统一摆放整齐,仔细擦除单车上的灰尘,方便市民出行。
在社区环境清理维护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干劲十足,或剪、或锄、或扫。清扫的同时,不忘向社区居民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一整天的志愿活动中,社区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社区内的道路变得更加整洁,路边枯枝落叶、细小的垃圾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平整的路面和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街边绿化带。
社区工作琐碎、细致,社区需要全心全意为居民着想,站在居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给居民传递环保理念的同时,也引导社区居民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者、践行者、推动者、监督者。进而带动更多的居民加入到清洁队伍中,为改善社区内的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山东理工大学“黄河安澜”实践团 责任编辑:宋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