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兴实践团赴济南槐荫区交流、推广“稻虾共作+”
为坚持贯彻推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新型农业发展。7月15日,农兴实践团在济南对稻虾共作模式进行进一步推广。
首先,农兴实践团到达济南市槐荫区政府,与当地农业局进行关于“稻虾共作”模式的交流探讨。实践团向政府分发宣传册子,槐荫区农业局分析总结各地的经验,指出当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做好三农工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
随后,团队成员前往席庄村对当地村民进行交流采访。团队成员将问题聚焦在实行稻虾共作模式前后收益、产量的变化上,以及对乡村文明的改善上。其中,席姓村民在采访时指出,村里生态变好了,大家生活也富裕了,粮食增产,收益增加,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了。同时,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分发宣传册,指出村民可以依托资金、政策等条件,在“稻虾共作+”模式上下功夫,实现自身富裕,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经过在济南的交流和推广,实践团成员意识到新型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在稻虾共作基础上,推行“稻虾共作+”模式,在科技、教育、能源能赋能下,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作者:李光洲 刘雪晴来源:李光洲 刘雪晴阅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为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让孩子们更亲近自然与热爱生活,加深孩子们对色彩运用、画面构图等美学知识与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
为了大力传承和弘扬“海霞”精神,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青春的力量,在洞头已有的资源基础上,寻找整合新思路,以红色“海霞”基因
社会实践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开始了倒计时,画画的时候心中竟然还会有些不舍,我们在这个小村庄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街道上,大家
  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我们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已经接近了尾声。在这之中,不能说硕果累累,大紫大红,但是,正如托马斯.亨利
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回家的气息扑面而来。由于昨天没有午睡,工作一天后九点我就疲惫的在床上睡着了,今天起来精气神十足,我们继续去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十四天,是离回家的倒数第二天。今天我们依旧是早上5点起床,疲惫的身躯压着我们不愿离开熟悉的床铺。快速的洗漱
今天是社会实践结束的后两天了,我们今天回顾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呀,已经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了,感觉十分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