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承汉字之韵,体文化之深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语文课课堂
    2022年7月19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在巫溪县徐家镇白鹿中学,给3-6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具魅力的语文课。
课堂伊始,志愿者用三个谜语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成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回答志愿者的问题,课堂氛围顿时活泼了起来。志愿者趁热打铁,提出了仓颉造字,正式开始了趣味十足的语文课。从象形到指事,从会意到形声,志愿者都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多次举例加深他们对造字法的了解。
                                                              
(图为同学展示自己的象形作品 龚倩摄)
    在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志愿者让同学们自行创作,用所学习的象形字组合成一幅图画。同学们都觉得十分新奇,在运用象形字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每位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展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举手想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是他们第一次学习造字法,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汉字的艺术,汉字的韵味。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更是悠远绵长。从甲骨文到金文,从楷书到隶书、草书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悠长。
    人类掌握了听说读写的技能,且具备理解翻译的语言能力。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语言文字可以使小朋友们邂逅诗词歌赋,畅谈人生梦想。同时也可以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体会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记者:李珂娴
摄影:龚倩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承汉字之韵,体文化之深

承汉字之韵,体文化之深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语文课课堂

习造字古韵,品文化之本

习造字古韵,品文化之本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语文

乐声荡漾,一齐远航

乐声荡漾,一齐远航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