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二十大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次重要会议,对研究乡村振兴具体进展以及进一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有着重要意义。为喜迎二十大,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广西河池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试从旅游业角度出发,调查剖析广西河池七百弄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图一 七百弄风光
7月12日,我们一行6人对七百弄乡街道的一些商户开展调研。从商户口中得知,乡村发展变化确实很大,相比于五六年前,这里的医疗水平提高了,镇上建立了卫生院,方便了村民们的就医,交通变发达了,山路虽然受地势影响较大,但建设还比较完善,不过对于街道有一定的灰尘污染。教育方面,保安乡开设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学校里面有多媒体等基础教学设备,学生们在校的娱乐活动有篮球、排球等。

图二 团队成员采访商户老板
7月13日,我们在同学舅舅的带领下前往广西河池大化县弄良村,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我们调研的几户人家中,独居老人占四分之三,他们的儿女大多久居外地,原因主要是这里的发展受限,种植农作物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为了增加收入、孩子教育等原因选择离开家乡。发展受限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这里的种植面积较小,且农作物中只有玉米适合在这里种植,还有村民进行养殖,但这里的山路宽度不够,无法用货车来运输规模较大的养殖材料,限制了发展。过窄的山路同时也对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大多数山路只允许一辆轿车出行,在赶集日子,会有大量轿车相向而行,此时只能倒车到会车点进行疏通,山路还有待完善。我们也了解到了政府对村子发展的一些帮扶政策,如危房改造和建房补贴、农产品种植补贴、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经济补助等。交通不便,村子里的人也不多,但村民之间都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尽管发展受限,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淳朴的笑容一直在!

图三 团队成员对弄良村村民进行采访
7月14日,我们前往广西河池大化县弄良村村支部,向村支部书记了解了关于当地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村支书向我们介绍了弄良村响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脱贫攻坚的发展措施。弄良村地处大化县瑶族自治区七百弄乡,这里是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受地势地貌影响,这里脱贫攻坚过程较为缓慢,但同时这里的地势地貌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机遇。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因此,七百弄决定依托优美的自然风景发展特色旅游。但是,在发展中也遇到过不少的问题,比如:要想在这里开发景区免不了要在陡峭的山壁上修建道路,而这里的山大多又是岩石组成,这样一来,若在修建道路的过程中不对开凿下来的岩石进行妥善的处理,一定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村支书看来,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找准定位,评估环境,寻找景点特色,发挥地形优势。

图四 村支书介绍旅游业现阶段发展及未来展望
通过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七百弄乡的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作为大数据专业的同学,我们会结合我们专业的优势及属性,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大数据的平台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例如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经典的管理服务等。纵使会受到财力、物力的限制,但可以指出未来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字记者:朱逍蝶
图片记者:全体成员
指导老师:孔浩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铭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铭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团史故事分享课堂

探数学奥秘,寻知识宝藏

探数学奥秘,寻知识宝藏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数学课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二十大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次重要会议,对研究乡村振兴具体进展以及进一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