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蓝莓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背景下,为深入了解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蓝莓产业发展状况,2022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实践团队前往陈疃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凭借陈疃镇丰富的资源以及团队优势助农宣传,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实践开始之前乡村振兴青研团组织召开了线上会议,会议中明确提出了本次实践要求。6月30日下午,乡村振兴青研团从曲阜师范大学出发,经过四十分钟车程来到了享有“蓝莓之乡”美誉的陈疃镇。在乡村振兴青研团成员与陈疃镇当地产业园负责人的交谈中了解到,陈疃镇的土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合种植蓝莓。从2005年开始发展蓝莓种植产业以来,渐渐成立了多家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东陈疃、北疃、惠家庄等十余个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陈疃镇成为了山东省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2010年陈疃镇被山东省农业厅授予山东省“蓝莓之乡”荣誉称号。产业园的负责人还说,如今全镇已经形成了集蓝莓种植基地、采摘园区、果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蓝莓产业链,2021年产值4亿余元,带动农民增收4000余万元,收入非常可观。产业园负责人的介绍让团队成员对陈疃镇的经济收入水平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在与产业园负责人的交流中,乡村振兴青研团来到了蓝莓采摘园。据负责人介绍,蓝莓的品种多样,但是适宜在日照当地种植的并且常种的有两种,蓝莓较常见的水果来说更难种植,因此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在实践中团队成员发现,蓝莓相关产业带动了陈疃镇的经济向稳向好发展。例如团队实践时正值采摘旺季,许多蓝莓已经成熟,村民正有序地进行采摘。因为人手不够,采摘园每年都要招募村民采摘蓝莓,这给当地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团队成员也亲自感受了采摘过程,负责采摘的村民还向团队成员分享采摘经验。采摘后的蓝莓一部分被包装成盒零售或批发,一部分被送往深加工园区进行下一步的加工。通过体验采摘、包装,团队成员对蓝莓产业带动陈疃镇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团队成员跟随专业人员来到蓝莓深加工产业园区参观。通过与工人的交谈得知,因蓝莓鲜果保质期较短,对蓝莓进行深加工延长其保质期,能够充分拓展蓝莓销售市场,提高蓝莓价值。蓝莓鲜果加工园区内有浩然蓝莓、蓝莓湾、美露蓝莓、兰香食品等多家企业,这里的工人正将蓝莓鲜果制成果酱、果酒、蓝莓干、蓝莓饼等系列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购买,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销量可观。通过参观交流,团队成员对蓝莓深加工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明确了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青研团团队成员最后来到集市上,与一位正在买蓝莓的阿姨了解情况。买蓝莓的阿姨向成员介绍,近年来,东港区创新性地将蓝莓产业与扶贫有机结合,整合了全区4000多万元扶贫资金,用来建设“莓香河畔”扶贫基地项目。这一项目给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让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阿姨对团队成员说,当地村民也像他们家一样,不仅能够一年四季在蓝莓大棚中找到工作,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在产业建成后本地村民还可以从“莓香河畔”以及其他产业扶贫项目中获得分红。这三份收入,让他们全镇村民脱离了贫困。而陈疃镇“蓝莓+旅游”产业也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并且与日照水库、蔡庄古村落、1971研学实践基地等优势资源串点连线,农旅结合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的成员们既体验到了陈疃镇人民的热情、感受到蓝莓的魅力,又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充分了解陈疃镇发展现状,为陈疃镇蓝莓产业的宣传贡献出一份力量。乡村振兴青研团希望以此次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留住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访乡村教师,学育人方法

访乡村教师,学育人方法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采访徐家镇中心小学谢荣老师

碧玉烟波镶古镇,河下诗画绣淮安

“烟波浩渺几千里,留得诗人万古书”,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这条以人力开凿的水系,贯通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