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清楚地了解智慧农业为村民带来的优劣势与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智慧农业的关注以及实行乡村振兴政策后智慧农业的建设情况,安徽财经大学“意风助农”调研团队组织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楼南社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以期了解楼南社区现今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详细了解社区居民在乡村振兴政策下的生活状况以及主要收入来源。

图为团队成员社区前合影 工作人员 摄
调研团团队成员与社区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展开了访谈交流,了解当地的农业基本情况。在询问工作人员当地种植作物的时候了解到当地目前耕种有水稻、玉米、红薯等谷物,还有葡萄、油桃等水果。大棚种植的葡萄,亩产2000-3000斤,每亩净收益为15000-18000元。在生产过程之中会雇佣人工进行沾花等操作。据当地农民介绍,当地作物相较以往都有一定程度增产,但今年产量由于尚在生长期,目前尚不知晓具体情况。在询问到在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后,采取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种植的农作物与之前相比较有无增产时候,居委会人员高兴的表示现今产量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并表示很看好智慧农业的未来。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社区工作人员 朱伟琳 摄
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后,调研团前往凤阳县下辖村进行实地调查,成员们融入乡村生活,发放调查问卷,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相关问题。在征得当地村民同意以后,团队成员走进地里采集相关数据,查看相关农作物成长情况。在问及对智慧农业的看法的时候,村民们表示非常看好智慧农业,虽然说不太清楚智慧农业具体的含义与信息,但也相信采取智慧农业后农业会非常快速的增长。而且村民们也表示当地通讯信息也会经常播放智慧农业相关知识,普及当地居民的知识储备。但当地老人们往往对于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不高,当地耕地日趋变少,这对智慧农业的普及来说会引起制约限制的负面影响,因此发展智慧农业的路子还很长远,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图为团队成员收集相关数据 杨妮婷 摄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村生活,切实了解了农村智慧农业相关建设程度,知晓了我国智慧农业已经初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做支撑。智慧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团队本着社会实践的实用性原则,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希望,为乡村振兴发展付出一份切实的努力,团队成员会持续关注相关智慧农业建设情况,为智慧农业的建设献心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