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青岛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承生活期许,展非遗光辉

2022年7月9日,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鲁地区黄河非遗外宣调研实践服务团来到了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领略素有“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逸事”的木板年画的魅力。
图为青岛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与赵立萍老师合影。 供图者 刘姝妤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天津杨柳青、苏北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木版年画,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史   供图者  李尚伟
杨家埠木版年画诞生于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随俗而做,兼收并蓄,雅俗共赏,独树一派。它兴起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明中、末期,繁荣昌盛于清代,衰落于民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商品化程度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达到了鼎盛。后来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在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前,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陆定一、胡乔木等中央领导批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又出现了新一轮的高潮。
图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 供图者:高汉琼
杨家埠木版年画内容广泛,有反映风土民情的风俗画,有寄予闲情雅致的山水花鸟与飞禽走兽画,有益于说教的民间传说故事画,有劝世立德的讽刺幽默画,有鼓舞斗志的时事新闻画,还有具有实用价值的地图和行业歌诀画等.杨家埠木版年画种类繁多,按题材分,有山水花卉画、珍禽瑞兽画、吉祥画、风俗画、神话传说画、小说戏曲画、百戏娱乐画、祈福迎祥画、驱邪避灾保平安神像画、时事幽默画、生产劳动题材画等;按张贴部位分,有门神画类、窗帘画类、中堂画类、条屏画类、炕头画类、实用年画等。
              图为门神化类木版年画  供图者:张文谦
杨家埠年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概括浪漫,象征寓意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突出“年”字,以“摇钱树”、“聚宝盆”、“五子登科”、“金玉满堂”等一些寄托美好希望的祝福,广大农民群众结成了“有钱无钱,买画过年”密不可分的深情厚意。
        图为题跋类木版年画作品《春牛送福》  供图者:林立菡
杨家埠木版年画既是艺术,也是技术,更是手艺,它制作工艺复杂,所有环节均为纯手工制作,分为绘、刻、印、画、裱——朽稿画样、雕刻木板、套板拓印、烘货点胭、手工装裱等五大步骤,共36道工序。木版年画色稿,有几种颜色,就需要几块木板。经过几次套印,只有技艺娴熟的拓印技师才能完成。像朽稿、刻版、套印等传统制作手艺,现在杨家埠只有几位老艺人会做,且年事已高,青黄不接,如不进行抢救性保护,这些技艺将会失传。
出于对国家对文化工作的贯彻指示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潍坊杨家埠博物馆以收藏、研究、传承和保护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宗旨,围绕吉庆祥瑞主题,分四个展厅进行陈列展览,其中不乏年画孤本和绝版珍品,充分展现昔日潍坊“年画千版儿时梦,风筝腾飞万里心”的美好意境,让人们重拾儿时记忆,重温几百年的年俗文化,感受潍坊特色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此次木版年画之旅中,我们有幸请到了潍坊市中恒美术馆、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协会副主席、寒亭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赵立萍老师来给我们做讲解,更深刻的了解到了木板年画的精巧复杂的制作过程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如绘刻工丽缜密,古朴雅拙的神像年画《灶王》、《门神》;反映农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挂印封侯》、《仙姬散花》、《摇钱树》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赵立萍老师进行采访  供图者:刘姝妤
随后,我们针对木版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赵老师进行了有关非遗传承和对外宣传方面的采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赵老师不止一次的强调非遗创新的重要性,赵老师指出,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新颖的事情上来,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继承。非遗传承不是一个单方面的事情,需要非遗传承者和接收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也深知创新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我们将木板年画同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水墨画联系在一起,制作出了一系列水墨年画。通过淡雅飘逸的水墨工笔,给更加具象的木版年画增添了更多的遐想空间,也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图为赵立萍老师介绍水墨木版年画  供图者:李晓萱
为了更深刻体验非遗复杂精巧的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的另一层韵味,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会了木板年画的拓印过程,看似简单的过程背后却需要的极大耐心和百分之百的投入。   
              图为实践团成员木版年画拓印体验成果  供图者:刘福倩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探寻黄河非遗,讲好中国故事

五千年华夏非遗梦,历史遗产千古流传。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外宣实践服务团队暑期带您见证非遗之美,记住华夏荣耀。

影观红色经典,公益温暖民心

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讲好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联络栾川县乡村公益电影放映人,助力公益电影走

身处山水间,心有鸿鹄志

8月2日,牛栾村完全小学的早起铃声准时响起,《小白船》的悠扬旋律叫醒了学校里的孩子们以及金种子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开启了新一天

亭城人民幸福感调研

幸福感又称为国民幸福感,指的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幸福指数”越来越被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