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赤言队实践服务队有效融合红色文化传承要点与青年学习特性,让红色经典文化再度生动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强化了切身体验。《漫游地图,回望长征》课程作为该系列课程的开场,用实践证明了服务队红色文化宣传的路线正确、策略有效。
(一)创新传播形式,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海量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剧,红色文化要想赢得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和青睐,在传播上就必须实现创新。文教组成员立足此发展现状,在课件制作上下足了功夫。该课程以可视化地图为线索,沿着红军长征路线一路讲述沿途故事,其中配以实地照片、宣传海报、录像视频辅助讲解。相较传统宣讲方式,课堂不再只是枯燥单调的知识输出,而更像是故事的叙述。通过主讲人的娓娓道来,学生们紧跟老师的步伐,与长征的战士对话。

(老师在为学生讲解长征路线地图)
(二)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尽心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红色文化宣传如果仅限于阅读和解说,宣传力度可见一斑。为了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切实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主讲老师肖晓彤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时抛出相关问题,并利用积分制度鼓励学生积极作答。同学们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一致表明,互动形式有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范围,增强了情感体验强度。他们表示自己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事业的艰难,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他们向革命前辈学习的决心和信念。

(师生问答互动)
(三)联系社会实际,让时代青年群策群力《漫游地图,回望长征》课程以一段长征宣传视频收尾。当视频最后呈现出“他们的长征路,已经走完了;我们的长征路,永远在路上!”这一段话时,讨论区同学们的发言可见其为之动容。从这一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受此启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在红色文化宣传中,应重视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学生自发回应传承)
据悉,华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赤言队实践服务队推出的红色文化系列课程仍在推进,相信此次三下乡活动将引导青少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诺言,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