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感悟习总书记所提出的:追红色记忆,走红色足迹,悟红色精神的讲话。为推动红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重温红色历史,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筑梦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展了为期十四天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沟通的形式追寻红色足迹,宣扬红色历史。
查阅资料,做好万全准备
所有实践成员在抵达目的地后,在相应地点进行了短暂休整,对接下来为期十四天的实践调研活动以及时间安排进行整理和复核,确保万无一失,为此实践队员通过查阅资料将台儿庄相关事项整理成册。
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遗址
实践团队将首个实践地点选择于留有战争痕迹的台儿庄红色遗址,近距离感受抗战的艰苦卓绝。台儿庄战役发生在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实践队员初入红色遗址,便被映目的弹坑墙所吸引,坑坑洼洼的墙面充斥着战争的厚重感,只瓦片砖累聚起战时堡垒。实践队员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如同身临其境,于弹坑墙前低头默思,表达了对抗日英雄崇高的敬意。随后实践队员就讲解发表自己的感受:有发起冲锋时嘶吼的畅快杀敌,子弹擦着头皮飞过无惧痛感的坚守阵地,以及对敌人报仇的家国仇恨。
随着在遗址深入,实践队员来到一排排信箱前,映入眼帘的一句家书抵万金,将实践队员的思绪拉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了解到革命先烈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将儿送上前线的不舍与坚决,认识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气概。最后,全体实践队员于遗址前重温入团誓词以及宣唱国歌。
传承红色记忆,走进抗战博物馆
为更加了解台儿庄战役,挖掘台儿庄战役中的红色故事,传承抗战中的红色记忆。实践队员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城区西南郊,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而修建。实践队员于纪念馆工作人员了解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由纪念碑、陈列馆、影视馆、全景画馆、战地记者馆、无名英雄墓、国防教育园等部分组成,并设有临时展厅、多功能报告厅和红色图书室。 馆藏文物史料共3000余件,展出文物、图片和史料2000余件,通过历史文物、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与各类辅助陈列手段的有机结合,全景再现台儿庄大战中爱国将士报效祖国的壮举。
参观期间,实践队员先后跟随讲解员去往陈列馆,红色图书室,影视馆以及纪念碑等区域,从陈列的史实中,在红色的图书里,于紧张的电影里,站在宏伟的纪念碑前,一起重温了这场战士们不惧生死,英勇杀敌的战斗。使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台儿庄战役的细节,加深了对台儿庄大捷意义的理解。
最后,实践队员向当地人民询问台儿庄战役中的红色故事,老一辈人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的一步步的发展,体验过历史的艰辛和现在的美好,能以更广阔的视角带实践队员认识红色革命精神;实践队员认真聆听了老一辈人在那个年代里的斗争岁月。
宣扬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
“台儿庄大战已告结束,歼灭日军11984人,生俘日军719人,缴获步枪1万余支,机枪913挺,火炮127门,战车40辆,……至此,台儿庄大战已完成我军全胜之局。”电影《血战台儿庄》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实践队员会在电影播放完成后以慷慨激昂的语气大声宣讲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意义以及参战的将军,战役各个时间节点里冲锋陷阵的烈士,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台儿庄战役早已过去,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任然历久弥新。在这里,实践队员在宣讲过程当中,有不少人进行了提问,甚至质疑实践团具有夸大行为,对此,实践队员根据自身实践成果,以呈现史实,展现党史资料等方法,成功解决了多数人的疑问。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记忆,宣扬红色文化。不仅仅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国家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实践团根据此次事迹结果,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台儿庄战役中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进行了专项调研,结合整理分析,给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