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该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掀起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新四军所属军部队在皖南部队除了少部分突围,几乎全军覆没,军长叶挺也被扣押。为了纪念抗战期间的皖南事变,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皖南事变的光辉历程,形象反映了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新四军以“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的“铁军精神”彰显了为民族解放,为革命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彰显了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绝对服从党指挥的自觉精神;彰显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坚强的革命信念、舍生忘死为人民的真实写照。我们实践小组走进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认真倾听讲解员的介绍,烈士陵园门口有四根七米高的石柱,为什么是七米呢?因为它寓意了新四军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下,浴血奋战七个昼夜,新四军9000余人,仅仅2000余人突出重围,大部分人牺牲或被俘。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新四军的精神: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钢铁意志,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步调一致的自觉纪律。
我们为新四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所感动,也为国民党顽固势力不顾大局,同室操戈至使新四军九千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的事实真相而感到震惊。一把把锈迹斑斑的枪支,似乎在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张张斑驳的老照片,深深铭刻着革命先辈们勇往直前、为国捐躯的大无畏情怀。我们站在当年新四军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眼前仿佛出现战士们浴血奋战、奋力杀敌的身影,在这里,我们感叹当时新四军所用装备的简陋,生活条件的恶劣,所面临的局势的紧张,在这种条件下,他们还是英勇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家深深地为先列所感动。一天的行程是非常短暂的,但精神收获却是巨大的。我们在革命先烈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他们的英雄事迹,感慨于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愈加真切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把革命先烈“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激情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一名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作者:肖君明来源:作者采写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