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在2022年暑假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北攒劲娃实践队在队长周智超的带领下,为了更好的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流域地区发展以及强化爱护母亲河的责任感,于2022年8月12日到达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甘肃省兰州市进行“关注生态保护,建设美好家园”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兰州湿地公园,调查黄河之滨生态
实践队员们走进银滩湿地公园,木质栈道,清风徐徐,芦苇摇曳,感受这兰州城市一隅的自然与宁静。银滩湿地公园位于安宁区北滨河西路银滩黄河大桥北端东西两侧,园内以水景作为核心景观,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公园内植物、水鸟及水达到生态平衡。
队员们在与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的谈话中了解到:“今年,湿地公园实施了银滩湿地公园一期提升改造项目,引进栽植秋季开花的粉黛乱子草和蒲苇1万余株,实现三季有花的观赏效果,并在靠近水边区域设计阶梯状种植,种植千屈菜、金叶伏加草及再力花,有效防止土地滑坡,改善斑秃现象。”
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队员们再继续向前走,发现了许多鸟儿栖息在湿地公园,队员们拿着食物给鸟儿们喂食的同时了解到近年来,随着黄河兰州段生态环境逐步优化,黄河风情线、银滩湿地公园已成大批鸟类繁衍栖息的“乐园”,其中不乏大天鹅、大白鹭、中华秋沙鸭等许多珍稀鸟类。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查,队长和队员们对黄河沿岸生态环境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队员们在午餐前,进行了一次对于实践活动的认识探讨。对于本次活动,队长周志超说道:“本次在银滩湿地公园的实践活动,让我发现兰州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水更加清澈了,大地更加绿了,比起以前灰蒙蒙的天,兰州市的天更加蓝了,这与这些年兰州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大的关系。”对于本次实践,队员丁永琪表示:“在我生活在兰州这么多年以来,兰州市以科学、高品质规划为引领,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推进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有力地提升了水源地保护,让在兰州的市民生活更加美好,让兰州这座城市也越来越美丽。

图为队员们给鸟儿喂食。

图为银滩湿地内活动。
关注黄河流域生态,爱护中华母亲河
首先实践队员来到了兰州市南滨河东路望河亭。兰州市望河亭,习总书记曾站在这里点赞道:“黄河之滨也很美。”
兰州市望河亭的工作人员介绍到:“望河亭原本是兰铁泵站,但在停用后并没有废止,而是改造了旧的水利建筑,保留了水下的墙体和闸墩,并在其上建立了一座观景台。在观景台上眺望,远眺是连绵的皋兰山,眼前便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总书记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这警醒着队员们要保护及爱护黄河生态环境,建造美丽家园。”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队员们对于兰州市望河亭与黄河上游生态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接下来实践队员沿黄河步道参观了体育公园,水车博览园等特色园区。在水车公园,队员们看到了一个个制作十分精致记得水车,兰州市水车历史悠久,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的水车制造工艺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让古老的兰州水车焕发了生机。在队长周智超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兰州水车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了水车对于黄河流域人民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实践队员们也对黄河大水车进行宣扬与传承。
最后,实践队员对其进行了参观学习了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了解到兰州市部署了许多黄河治理的具体措施,实践队员对其进行了观摩,也在有关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以及兰州传统历史文化。

图为西北攒劲娃实践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看黄河。

图为西北攒劲娃实践队在兰州南滨河东路的望河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