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探数字乡村,寻共富密码”实践团赴杭州市余杭区“禹上稻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通过走访“禹上稻乡”所涵盖的八个村,深入了解当地数字化乡村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将乡村振兴和未来乡村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传播到更多地区,从而为推动数字化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一份数科力量。

图1 团队参观“稻梦空间”

图2 团队前往下陡门村
步步丈香,踏足稻乡探寻共富密码
7月13日,实践团来到“禹上稻乡”。“禹上稻乡”涵盖余杭区城北永安村、溪塔村等八个村,共计71.8平方公里。实践团走访了永安村、溪塔村、下陡门村等八个村,参观村文化礼堂,研究囊括农田、天气等实时情况的数字化大屏,感受数智“稻梦空间”的魅力;前往稻香体验坊,切身感受稻田的乐趣,“认养一亩田”等体验项目让居住于城市的人们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四大主题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进乡村、了解乡村。

图3 团队与永安村党委书记张水宝进行交流

图4 团队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在对各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采访过程中,永安村党委书记张水宝向实践团介绍到,“在发展数字农业的基础上,文旅行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村民的收入。” 据悉,“禹上稻乡”在2021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村集体收入逐年增长,其中永安村的集体收入从2018年的56.85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315.19万元。
同时,实践团还走入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不同村民的观点,以求最真实的调研结果。根据问卷及走访结果,实践团通过描述性统计、Fisher检验等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提炼出“禹上稻乡”模式的成功经验。

图5 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图6 团队成员与村民进行交流
以乡传香,数科“杰伦”翻唱“稻乡”魅力
“不放弃让新理念传播的好远,勤劳的人们、广阔的稻田,实现啊,实现美好的心愿……”。这是由实践团独立填词翻唱而成的《稻乡》,他们将调研所得编入《稻乡》,希望将这片“稻乡”上的“稻香”传播得更远。
历时一周的走访虽短暂,但他们感受到了数字乡村、未来乡村新理念持久的魅力。他们希望以这样独特且充满朝气的方式,将乡村振兴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传播到更多地区,让更多人看到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多元性。

图7 团队在文化礼堂内参观

图8 实践团共同商议调研方案
经过此次暑期实践,实践团坚信,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数字乡村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数科学子,他们必将心怀希望并扛起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一份数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