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田远望,五谷飘香。农业问题自古便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常言道“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本实践团了解到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产品在山东颇有知名度,为深度探索农业生产的形成多样化、专门化、科技化、智慧化的生产加工体系,7月4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情系众农科援队”赴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为期14天的实地调研考察。 参观科技农业展厅,了解产品的生产加工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淄博临淄区朱台镇,是一家集农作物科研育种、试验示范、生产加工、经营服务、大学生实习就业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现代化种业龙头企业,其中“齐都”品牌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和山东名牌产品。公司不断探索数字化农业生产建设,致力于打造智慧化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了国内首家无人生态农场,探索形成了种养转一体化的生态循环模式。潜力培育优质苗种,建设了农业云平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卫星遥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无人驾驶农机装备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力投入,尽可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做到农业方面的精准化,大力发展环保节能的“数字化”农业。7月4日上午,“情系众农科援队”抵达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公司,参观公司展厅和生产基地,系统地了解了禾丰种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模式。在推广销售方面,禾丰种业形成了“科研育种-生产繁育-示范推广-加工销售”的农业一体化推广模式。 在种子培育方面,禾丰种业经过不断地发展,在品种选育推广、良种供应、科技研发、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创造了领先优势,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升农产品种子质量,扩大品种选育,建立系统的品种繁育体系,并集中力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生产加工基地,实施种子“生产标准化、加工专业化”的规范管理,大幅提高种子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确保种子安全。 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生态无人农场智慧大脑充分利用大数据、AI识别、区块链技术等通过农场的数据驾驶舱、智能检测、模型库等功能模块实现农场的无人化管理,打造精准、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的农业新模式。绿色循环模式,助力农业发展 禾丰种业董事长,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后导师教授朱俊科形象生动地为讲解了农场内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田地生产粮食分离出种子与秸秆,种子送去车间进行脱粒选种,而秸秆则会只作为牛羊等动物的饲料进行加工保存,而后经过牛羊动物消化后形成的排泄物则会供应蚯蚓等微型生物的生存需要,最终经过多层动物的分解形成无害化的饲料滋养土地,而蚯蚓等生物可以作为饲料喂养鱼池里的鱼和鸡鸭鹅等家禽,农场内牛羊产生的废水可以依靠鱼池进行净化,家禽采取散养模式,可以在农田进行捉虫,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发展。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和聆听朱教授的讲解,旨在了解科技手段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明晓科技手段减少农业生产中的不必要损耗。与此同时,朱教授言明走出一条科技兴农之路,也是当代青年人值得学习前进的方向。每一位成员对“农业现代化,关键要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作者:情系众农科援队来源:自身社会实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