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东南学子三下乡:厚植绿色生态,助力乡村振兴

1.1环境背景介绍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我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统计,荒漠化面积达261.2万km2,水土流失面积约273.7万km2,造成经济损失达GDP的3.5%左右。
 
1.2政策背景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要兼顾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因此,开展生态脆弱地区乡村生态修复工作,并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刻不容缓。“点荒成林”作为全国领先的土壤修复技术引领者,顺应国家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1.3行业背景介绍
目前的水土保持技术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材料措施。建设工程措施成本较高,且需要后期维护,可持续性较差。生物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与植物固沙本质类似,周期长,起效慢。材料措施生态效益较差,耐候性差。
由此可见,急需一种能够快速有效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和方法来填补这块空白!
 
 
2.1产品W-OH介绍
W-OH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改性亲水性聚氨酯树脂,与水反应能生成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弹性凝胶体,具有高度安全性,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水土保持材料。W-OH在原有亲水性聚氨酯材料的基础上融合纳米改性、组成结构改变及功能材料复合技术。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完全克服了原有亲水性聚氨酯树脂耐光照、耐酸碱性、耐候性及力学性差等缺陷,具有高耐久性、自然降解可控性、环保性等特征。
同时,针对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不同土质,团队也针对性的研发了相关治理技术体系。针对沙化地区紫外线强、温差大、水资源缺乏等特殊环境因素及其生态脆弱性,基于W-OH研发了快速可控的沙化土地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喷洒W-OH溶液后可实现5-20分钟内松散沙土的快速固结,形成具有适合植物生长空隙率10%-25%的W-OH沙土弹性固结层,保水、保肥能力提高40%以上,2周后可逐步实现植被的恢复,具有优良的生态促生功能。
而针对砒砂岩区,团队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揭示了其岩性与强风化机理,通过砒砂岩颗粒间的粘结性能修复将分散的砒砂岩颗粒包裹形成一体化的柔性网状抗侵蚀与促生复合体,研发了基于W-OH的环境生态快速治理技术及装备,并通过融合材料、工程和生物措施并结合砒砂岩区地形地貌特征建立了砒砂岩快速二元立体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2.2一体化二液分离式成套施工设备介绍
本团队针对W-OH特性以及沙化与砒砂岩区的立地条件,研发了一体化二液分离式成套施工装备,建立了相应施工工法。该装备包含三个系统:W-OH溶液泵送系统、水泵送系统和雾化喷洒系统。按浓度控制比例分别泵送W-OH和水,在雾化喷头处两种分离泵送的液体高速充分混合并喷洒。同时,针对边坡工程的施工,研发了爬行雾化喷洒机构。通过调整雾化喷头及比例泵参数,进行喷洒量、速度和入渗深度的控制,实现生态环境修复施工装置的集成化、小型化、便捷化和自动化,适合规模化施工,满足不同的治理目标。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