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早晨,实践队员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采访了解到该小学在“双减”政策出台后积极响应,采取改变作业形式的方式,例如减少传统作业量,增加手抄报、体育打卡等方式落实政策,该学生的家长还说到,目前的授课形式和课外作业确实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还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提倡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表示对这一政策十分支持。“双减”政策的出台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8月16日下午,部分实践队员赶赴河南,对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一所乡村中学进行走访调研,该中学政教处老师说道:“我们学校大多都是农村学生,针对放学后家长无法提供学生课后辅导的问题,学校会开展绘画、书法、体育等课后辅导工作,学生可以自愿留校参加。”随后调研组队员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对该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进行采访,她讲到:“双减政策出台,在语文教学方面,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外沿,例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量阅读名著、学习书法等。”目前,“双减”政策普及以来,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双减”政策的落实仍需进一步改善。
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据调研结果显示,“双减”政策在农村以及城市得到普及,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降低了普通老百姓的教育投入,使更多家庭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相对平和的心态让孩子接受教育,同时,也缓解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相信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将持续推动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最终实现农村教育质量优质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