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2022年12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欢岁迎春调研队队员来到山东省日照市某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走访实践。
调研队队员先通过网络对本地的春节民风习俗进行大致了解,后通过实地走访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当地居民信息,了解他们对于春节习俗的看法。了解到当地居民最喜爱的春节一大习俗——写春联,并就讨论展开相关实践,深入了解春联背后的文化以及悠久历史。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作者:何昊宸来源:大学校园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