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发现,乡村地摊多售卖水果蔬菜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且种类单一,价格低,利润低。市集熙熙攘攘、人口密集。对应的消费者多为附近各村居民,以赶集的形式展开,管理较为松懈,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问题突出。除此之外,经营者和消费者个人防护意识淡薄,存在一些群众不戴口罩的现象,摆设摊点之间距离较近,不符合防疫要求。最后,市场产品良莠不齐,难免有不法经营者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多为当地村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维护意识淡薄。市场监管的松懈会造成一些不法分子从中牟利,纵容“摊霸”等黑恶势力扰乱市场秩序。只有科学规划“地摊经济”,保留和增添城市“烟火气”,才对方便群众生活,恢复城市生机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对于当地的一些乱象,缄以默队实践队员首先对当地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益,强调要注意提高其自身的健康安全意识,佩戴口罩。其次,志愿者们帮助疏通道路,使摆设摊点保持一定的距离,维护公共卫生,提醒经营者自备封闭的垃圾桶,且离开时带走。最后,为了引导集市中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实践队员对城管等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可对其经营者发放临时经营许可证,对肆意扰乱市场秩序的“摊霸”等黑恶势力,给予严厉打击。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面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地摊经济”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地摊以其独特的形式形成了特有的民间文化,深入人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行不悖,“小地摊”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但地摊常常因为市容市貌而难登大雅之堂,是城市的“边缘经济”。但“地摊经济”能解决大问题,对于疫情之后城市经济的恢复有着不小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不断解决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城市升起烟火气的同时,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做好服务引导等工作,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保留地摊经济,给底层民众一点温暖”,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话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末梢”。小地摊,大民生。我们应打好“地摊经济”这一“民生棋”,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向人民、向世界、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