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建设“红”加“绿”,美丽中国更靠近 —佛大学子调研世田村

为学习世田村丰富的优秀红色文化,以新时代青年的身份积极践行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了解世田村的当地特色绿色产业发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染梦绿洲三下乡队伍于2023年7月6日走进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世田村,对当地村委、村民进行了关于“红”加“绿”发展模式的调研和走访。
世田村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世田村成为潮揭丰边根据地的重点斗争活动村庄,其西北紧靠八乡山革命根据地,世田老区村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漫长而波澜起伏的革命历程中,经受了严酷的考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革命胜利的灿烂之花,为潮安乃至整个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村庄现有世田村的红色基地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部旧址、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和红十一军烈士纪念碑。
一开始,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前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军部旧址,据讲解员介绍,1930年东江行动委员会主席颜汉章强令红十一军向敌重兵把守的城镇进攻,由于该错误左倾决策,使红军不断遭受损失。于是古大存军长决定在此建立军部以躲避国民党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残余力量的抓捕。该地以一块天然巨石覆盖,山洞后面有一个出口,形成了进退自如,易守难攻的独特地理位置,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在东江的实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红十一军军部旧址合影。染梦绿洲甘泽熙供图)
参观完军部旧址后,讲解员便领队员们下山,前往世田村红色文化教育宣传中心。该中心是潮州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潮安区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潮安区爱国教育基地,集中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登塘人民革命斗争历史。讲解员轻抚展板,向队员们详细述说着展板上每个烈士不畏牺牲,永不言弃,坚持革命的雄伟事迹。一件件实物展品的陈列,述说着队员们当时红十一军和赤卫队展开革命斗争的艰辛。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队员介绍。染梦绿洲队员甘泽熙供图)
离开世田村红色文化教育宣传中心,解说员带领队员们赶往红十一军烈士纪念碑。该碑于1988年建成,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发扬革命传统,振兴中华。实践队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在此纪念碑前行礼,一同默哀,三鞠躬后逆时针绕碑一周以表对先烈的敬意。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纪念碑前行礼。染梦绿洲队员陈健俊供图)
世田村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也致力于特色绿色产业的发展。潮州市冠以功夫茶闻名于世,讲解员带着队员们来到当地茶山,向他们介绍世田村中的特色茶叶——"登塘炒仔茶"。“登塘炒仔茶”顾名思义就是选取茶丛的幼芽及细叶,以独特的炒茶技艺炒制而成,世田村拥有着炒仔茶的文化传统和产业发展基础,是潮州为数不多的炒仔茶产地,其历史已有1000多年。这里平均海拔500米左右,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是适宜种植高山茗茶的茶产区。茶文化的盛行,也养成了村民以茶待客的习惯。解说员与队员们探访每一户世田村村民时,都能喝上一杯茶香四溢的炒仔茶,这也体现出世田村村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访当地居民。染梦绿洲林朗灿供图)
实践期间队员们还走访当地村民调查世田村“红“加”绿“发展模式影响下村庄发展情况。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访当地居民。染梦绿洲甘泽熙供图)
通过本次活动,队员们充分地了解了世田村的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绿色产业以及乡村风貌。通过实地考察世田村的红色文化资源,队员们加深了对近代革命历程的认识,这也激励着他们发扬民族精神。通过特色绿色产业,队员们也更深入去了解潮州地区特有的茶文化。相信在“红”加“绿”的特色发展模式下,世田村发展,将不仅鼓了村民的口袋,也富了村民的脑袋,他们的观念随着发展不断更新,扎根乡村、实现振兴乡村的伟大理想。
(图为染梦绿洲实践队大合照。染梦绿洲队员甘泽熙供图)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七彩支教逐梦行,不负韶华育桃李

七彩支教逐梦行,不负韶华育桃李

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扩大基础教育范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6日-7月

土与火的淬炼, 探寻德州黑陶

土与火的淬炼, 探寻德州黑陶

德州7月15日电(通讯员 王德馨)
来自卑微的河泥,却走上众星捧月的神坛;普通的瓷器,在匠人手中光彩夺目,终成为大国外交的重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