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索琦、甄丹宁/文 李越、索琦/图
联系方式:1516220046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反映了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将其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为激励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方案,真正做到“脚踏黄土、情系三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杨陵区和美乡村实践团特开展此次“三下乡”暑期调研活动。
走进美丽乡村 探访村庄建设
7月15日至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杨陵区和美乡村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位于杨陵区五泉镇的王上村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在村民家中走访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王上村依靠得天独厚的“隋文化”底蕴,发展之初保留了古朴的村落建筑,建立了文武科举体验馆和乡村图书室,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丰富了村民们的休闲娱乐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荣获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称号。

走进伏波古庄 传承马援精神
7月18日上午,团队来到了位于五泉镇的毕公村。通过走访队员们了解到作为马援故里的毕公村,虽然一直重视对马援祠等历史文化古迹的发展宣传,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村民们都很希望马援祠可以成为本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走进文明村镇 展开振兴画卷
7月21日上午,团队成员经过两天的整理和修整,又一次出发来到了位于揉谷镇的新集村。该村以葡萄种植产业为主,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在与新集村第一书记及主任的谈话过程中,他们始终非常热情且耐心的为成员解答提出的问题,帮助团队更清楚地了解新集村的发展规划,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表示非常欢迎大学生来本村实践调研,一起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到乡村建设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艰难与不足,更加深刻了解了国家和美乡村建设政策及其重要意义,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连接,更加坚定了发挥农林类高校“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