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曲园学子寻访沂蒙山根据地广场,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寻访沂蒙山根据地广场,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为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加大红色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和社会各界的影响力,一支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热血长歌赤子心”红色精神寻访团于7月7日走进临沂市沂水县的沂蒙山根据地广场,开展了“寻访红色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临沂作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就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热血长歌赤子心”红色精神寻访团对沂蒙山根据地广场的参观,是对红色精神的探访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积极响应。

在沂水县,“热血长歌赤子心”寻访团在路牌的指引下一点点深入广场。首先,活动以参观纪念馆为起点,走进这在解放全国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山东分局旧址,沿着纪念展室里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战斗足迹,寻访团成员参观了展馆内的图片资料和文物,聆听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发展壮大的历程和沂蒙老区人民投身革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展览,让寻访团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沂蒙山根据地的历史,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伟大抗争。

离开纪念馆,寻访团来到沂蒙革命根据地抗日烈士陵园,此地为纪念八年抗战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有三百五十三位烈士长眠于此。烈士陵园的正前方耸立着一座纪念碑,正面篆刻着“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碑的左侧面刻有碑文,碑的后面与右侧面则是数位烈士的英名。寻访团的成员们注视着静躺的墓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碑文,低头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追思先烈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功绩。沂蒙山根据地广场上还高高耸立着些许雕像与旧时军队的装备,寻访团成员们仿佛又回到那战火四起的年代,身临其境间成员们无不感慨时代更迭瞬息万变,深感用鲜血换来现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应更加珍惜。

在广场的红色革命研学基地,寻访团还参与了一场生动的红色教育体验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寻访团亲身感受到了当年党的先辈们在沂蒙山根据地开展的艰苦斗争和群众工作。成员们学习了党的初心和宗旨,深入领会了红色文化的可贵之处。在活动的最后,寻访团成员们进行了庄重的宣誓仪式。他们举起右手,郑重宣誓: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这一时刻凝聚了每个人的热血与信仰,见证了成员们对党的忠诚和对历史使命的坚定承诺。

在实践过程的最后,寻访团成员们还有幸拜访了一位退伍军人。老人是一位退伍的武警,在他的讲述中,寻访团心中的革命先辈的形象更加清晰丰满了起来,那个年代的故事让成员心中对党和国家在心中埋下了感激的种子。“以前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现在的生活好了,国家政策好,咱们老百姓过的舒坦,人民幸福起来了。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做个好人,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别辜负党对我们的期待...”离开纪念馆许久,老人的叮嘱还是久久难忘。当年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如今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盛世不愧于此。

“热血长歌赤子心”红色精神寻访团的实践展现了寻访团成员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寻访团成员们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红色文化历史的了解,更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本次实践活动对红色精神的探索,也激起更多人对红色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专业就业情况

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专业就业情况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实践团于7月7日前往位于淄博博山的清梅居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