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队队员在给学生们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实践队队员走进班级,带领班上的同学一起领悟理解心理健康的乐趣,营造有爱温暖的课堂氛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动”,“动”既有启发、发动、互动之意,又有流动、律动之感,更有感动、触动之情。此次课程由程锦泓、董秋菊、夏蓝三位队员主讲,通过贴切的选题、与时俱进的案例素材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调动课堂氛围,并且鼓励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周的情绪,以便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感世界。

队员们认真讲解心理健康的问题
课程分为热身活动、心灵剧场、心灵实验站和课后拓展四个环节。在热身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辨识表情图片的喜怒哀乐,学习了情绪的基本分类知识。互动时课堂的动力之源,通过互动环节,“小老师”通过展现各样的表情图片给予学生们及时的反馈与支持,并且引出“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言语的碰撞中,达到了互动的最终目的,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与理解,促进学生们在交流中实现自我成长。

“小老师“积极与学生互动
心灵剧场中,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在主讲队员的引导下思考如何识别他人情绪、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内在变化等问题。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加深了对情绪组成部分的理解。

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讨论
在心灵实验站环节,主讲队员组织了小组任务,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分类情绪词汇。此外,主讲队员还分享了一个实验,来说明负面情绪对身体的危害,启发同学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的课后拓展播放了一个视频,让同学领悟到主动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课程在学生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此次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我情绪,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更快地适应新的校园生活。此外,此次课程也锻炼了主讲队员们的教学能力,丰富了教学经验,拉近师生距离,为后续教学工作展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