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茶叶的大小我们分为两种不同制茶工序,这边是我们的杀青设备……”谈及制茶流程,原本腼腆的郎琪师傅兴奋地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到,言语间满是自信,对茶叶加工过程如数家珍。
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将采摘下来的鲜叶进行摊方是制茶的第一步,摊放6至8小时有效减少茶叶的含水率。杀青是第二道工序,也是绿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把刚摘下来的茶叶加高温,抑制其发酵,从而使茶叶保持固有的颜色,同时使叶片中的水分减少,使叶片变柔软,便于进行下一步加工。杀青主要有锅炒杀青和滚筒式杀青两种,团队成员在茶厂看到的则是滚筒式杀青。
实践团队成员看到杀青过程首先要把从茶农那里收来的新鲜茶叶放入滚筒式的一边,通过滚筒旋转,茶叶会顺着滚筒的筒壁慢慢转到另一边的出口处,筒内温度较高,而刚传送出的茶叶则较为湿软,且带有余温。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完成杀青步骤后的茶叶,茶香阵阵,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清香。
在进行完杀青后,需要对茶叶进行杀二青,再进行理条,使茶叶茶条卷紧,缩小体积,进行塑性。最后进行干燥,一般在名茶烘焙机上进行,等到茶叶变为水分几乎全无的状态整个流程就结束了。据郎琪师傅讲解,东坑村村民制茶已经鲜少采用手工的方式,通常使用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