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品侨韵古镇,赏粤韵风华

品侨韵古镇,赏粤韵风华
为深入了解开平文旅融合现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魁星白泽队”以赤坎古镇为典型,深入调查展开实践。赤坎古镇是全国闻名的文旅融合典范,沿潭江而建,有清一色的骑楼,成片成片的洋楼群。恰逢2023年7月7日是广州红线女粤剧在赤坎古镇演出的最后一天,团队激动不已,走进古镇,深入考察。
赤坎重游,“遗”见倾心
实践队员们再一次来到赤坎古镇,还是会被赤坎古镇古今融合之美惊艳到。放眼整个赤坎墟,连片骑楼式的铺面鳞次栉比,延伸不断,蔚为壮观。堤东路、堤西路、中华东路、中华西路、牛圩路、得业路的骑楼,绵延约3公里,总数超600座。其中堤西路一带建筑构造极为讲究,几乎一楼一顶,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形瓦顶。巴洛克风格的屋顶装饰,镶嵌着彩色玻璃木窗。满眼都是石雕精美的小台,以及淡黄、暗红的外墙。世界各国的装饰风格荟萃于此。实践队员们惊叹于赤坎古镇的一步一景,一砖一瓦,不禁沉浸在这样大的一个万国建筑博物馆!
但实践队员还是不忘来时目的,前往赤坎古镇的镇濠泥鸡非遗文化馆。文化馆内设有非遗文创区、制作技艺展示区和游客体验区。在非遗文创区,暖黄的灯光笼罩在队员们身上,扫清队员们奔波的尘埃。五彩斑斓的泥鸡,烙印着泥鸡历史的碉楼式样的书签,以泥鸡为logo制作的本子等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队员们一饱眼福。在游客体验区,实践队员们亲自体验了镇濠泥鸡的制作,亲身感受了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细腻。在结束的时候,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体验镇濠泥鸡制作过程的经历是一次宝贵的传承之旅。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镇濠泥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到了保护和传承这项传统文化的迫切感与使命感。
 
图为魁星白泽队成员在镇濠泥鸡非遗文化馆制作泥鸡
在碉楼旁看《碉楼》,品位赤坎人文精神
一颗“南国红豆”唤醒华侨华人记忆,两个“世遗”擦亮岭南文化名片。开平作为碉楼和曲艺之乡,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群众文化自信。仰望文明星空,这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立足岭南沃土,这是一次深厚侨乡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示;奔赴时代征程,这是一次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实践。华灯初上,戏台与开平碉楼遥相辉映,一段开平侨乡人民的血泪辛酸和爱恨情仇精彩上演。粤剧《碉楼》以镇海和秋月的爱情主要情节,集中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实践队员在观看完粤剧《碉楼》后,纷纷为海外侨胞们对家园的眷恋动容。《碉楼》集中展示了海外华侨华人在外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和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来到观众身边,鼓舞着我们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图为粤剧《碉楼》演出剧照
聚力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赤坎古镇充分发挥侨乡资源,挖掘侨乡文化内涵,通过招商引资,多元文化联动等方式,对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实现了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未来,赤坎古镇将继续秉持“保护传承、利用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产业赋能,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美好的乡村新篇章!
赤坎的探访之旅犹如一把烈火,点燃了队员们守望传承非遗的心,这个夏天,魁星白泽队将勠力同心、携手同行,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魁星白泽队在赤坎古镇合照
 
 
 
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队伍:魁星白泽队
作者:莫雪莹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