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魁星白泽队于赤坎古镇司徒美堂纪念馆门前合影
铮铮铁骨战辉煌
纪念馆不大,约两百平的房间里陈载着过去沉重的历史。我们脚步放轻,不愿惊动隐居在此的伟大灵魂。看着墙上蜿蜒的时间线,下排的文字凝固了司徒先生传奇的一生。记的人感叹,看的人伤怀,当年的图景就像文墨滴入清水,缓缓地渗进我们脑间,我们已然开始幻想、开始追溯、开始缅怀。

司徒美堂传奇一生时间线
开平赤坎古镇有着两大家族--关氏和司徒氏,开平远近闻名的碉堡建筑模型安静地伫立于纪念馆中。当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广东沿海地区人民纷纷飘扬过海谋取生路。14岁司徒美堂就带着母亲借来的50银元出国闯荡。他打工不忘学习,生活的压力没有击垮他。他拜堂盟誓,加入三藩市洪门致公堂,在里面学习很多先进的革命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司徒先生在积累一定声望后成立了安良堂,口号便是“锄强扶弱、除暴安良”。我们看着画像中先生深邃又智慧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当年他毅然决然走上革命道路时,破除黑暗点燃自己以照亮前路的身影。
拳拳赤心为祖国
抗战时期有人流蹿逃亡、有人奋勇抗敌、有人从爱国热血青年转变成高喊“亡国论”的汉奸......多少人趋利避害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追求,司徒先生一生践行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爱国意志。彩色的背景镶嵌着过去的图片,最虹丽的故事往往融在最朴素的色彩中。司徒先生婉拒日军的汉奸之职机智逃离他们的软禁,对国民党腐朽的内核摇头,在外大力陈述民族抗日现状,并集资捐款。一处角落堆放着一些碎石,只见前面的标牌写着“五年5400多万美元、为抗战捐款6900万、车辆100、飞机三十、公债43亿美元”。在现在看来都是巨额的数字,在当时的年代更是不必多说。司徒先生不慕名利不做官,一心只为守护中华民族的家园。他审时度势,慧眼识人,坚定不移地选择中国共产党。司徒先生伟人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逐渐丰满。我们静静地看着眼前斑驳的碎土,垂眸默念“先生千古,懿德长存”。

沙石还原抗日战争年代
代代相传心永恒
将军巴顿曾言,“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青春之美,美在自强不息。学习司徒先生的一生及其中蕴含的精神,有利于我们青少年更好地担当时代大任,培养坚定的爱国爱党思想。时间远了,距离长了,所幸纪念馆还在。它是我们新一代与伟人沟通的桥梁,爱国精神在此传递,思想的浪潮在此碰撞汇聚,岁月也无法侵袭它半分。悠悠岁月,时光清浅。新一代的我们会继续努力,走访红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不负时光,不负祖国的培养。正所谓,代代相传心永恒。我们会把握好交接棒,奋勇直前直到安稳地交给下一代。魁星白泽队还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