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渡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学习渡江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7月5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追忆74年前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回望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志士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渡江精神,感悟红色经典的时代内涵,宣讲红色精神,激励新时代的青年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胜利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红色木船以及展馆上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引人注目,气势恢宏。胜利广场上矗立着大型红色群雕“千帆竞渡”,如风帆也似红旗,静静屹立于长江之滨的秦淮河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踏上通向场馆的“胜利之桥”,桥边是“京电”号小火轮,作为渡江战争的“亲历者”,它将带我们穿行在那段峥嵘岁月之间,并装载渡江精神,驶向远方。我们仿佛听到战士们说:“困难吓不倒我们,长江天险挡不住我们,一定把红旗插上长江南岸!”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我们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主馆内,一幅幅雕塑、油画以及各种历史文物文献呈现在我们眼前,使参观的我们身临其境体会这段红色历史,仿佛看见了战士们奋勇渡江的情景,他们靠顽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战胜了敌人,英勇事迹让我们肃然起敬。在另外一个馆内,我们看到了渡江战斗中战士们使用的船只、枪支弹药、记事本等日常军用物品,军服上还有深褐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血迹,我想这一定是当时解放军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看着这一件件革命战士的物品,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还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样的标语,我深受感动,因为这些物品无不诉说着一个道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先辈无私无畏,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渡江战役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书写的伟大革命的恢弘篇章,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流血牺牲而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不易。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敢担当,争做新时代发愤图强、勇于创新创造的新时代青年。
通过对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学习到许多知识,通过切身体验,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无私与无畏。我们要
牢记革命先辈光荣历史,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更有责任、有义务刻苦努力学习,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亲身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切身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拼搏奋斗的精神境界。通过此次活动引起我们对红色历史的记忆和革命精神的感悟。我相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新时代的新青年们一定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做好新时代接班人。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淮师学子三下乡参观安徽省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院是一座集藏品丰富、展示精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博物馆。近日,本记者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身临其境地领略到了中国的历史与

红色郎家村,文明百家院

7月17日,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吴滩乡行,助力郎情”乡村振兴促进团抵达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巧用三色之笔,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2023年7月17

薪火相传无穷尽,革命精神励后人

如何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如何在观察实践中强信念、跟党走?8月上旬,自动化学院“闪闪红星”社会实践

聚焦红色基因,永葆革命本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8月11日,来自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院“闪闪红星”团队成员走进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