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青岛农大赴威海:参观学习现代茶园生产模式,探索多样发展乡村振兴之路

大学生校园网威海7月20日电(通讯员 王世凯)
为进一步了解现代制茶产业技术,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忘初心,精于专业,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赴威海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于7月8日在专业指导教师陈旭,学术指导教师黄永红、段艳欣的带领下来到了威海市威茗茶叶有限公司。实践团先参观茶叶生产基地,学习操作制茶工序,后由企业负责人带领实践队伍参观茶园生产状况。在实践团参观过程中,青岛农大园艺学院党委书记隋成竹、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海涛、园艺学院副院长张新富等学院领导来到威茗茶叶公司看望同学社会实践的进展情况。
首先,实践团在陈旭老师、黄永红老师、段艳欣老师的带领下到达威海市威茗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由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为团队介绍其公司茶叶的生产工序。实践团队队员表示,在茶学专业课上学过茶叶的生产工序,明白课本上的知识最终是为了投入到生产中去的。 
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茶叶的炒制车间。据讲解员介绍,公司所有茶叶全都是人工炒制的,不存在添加添加剂等情况。此种炒制方法可以使茶叶的茶多酚含量保留到最大值,提升茶叶泡出来的色香味。实践团成员向提负责人问:“制茶工序中哪一步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讲解员说:“在制茶工序中,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少了哪一步都无法做出来品质优良的茶叶。”随后讲解员又向队员们介绍了制茶工序中的萎凋、烘干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
在参观完车间后,实践团来到茶叶公司的茶园,与当地茶农展开学习交流。开始,茶农首先向实践团队队员介绍了茶叶的栽培方式、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采茶的方法等。
在实践团参观过程中,青岛农大园艺学院党委书记隋成竹、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海涛、园艺学院副院长张新富等学院领导来到威茗茶叶公司看望同学社会实践的进展情况。威茗茶叶公司负责人带领学院领导和同学们来到会客厅,为学院领导和同学们提供了公司所生产的绿茶和红茶。同时向实践团队员讲解泡茶最好使用“无根水”,既山泉水、露水等天然的水。
参观的最后,队员向公司负责人提出公司如何发展以及是否考虑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公司负责人回复到:“对于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公司面向威海市展开威茗茶叶进万家活动,将公司生产的茶叶大力推广到市民家中。同时开展文化节等相关活动,让外界社会了解茶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与光明前景。
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的支持,更离不开乡土文化的代代传承,就像公司负责人在交流中指出,在老龄化愈加严重的趋势下,未来的农业,机械化是大势所趋,原本采茶、炒茶等步骤会逐步被机器替代。随后,团队成员观看了威海威茗茶叶公司的宣传视频,视频中介绍到,威茗茶叶生产片区探索实行“红色党建+金色产业+绿色治理”发展模式,同时发展一二三产业,依托本地企业,带动当地农民共同经营,形成产业化片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将产业振兴做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科技化。在实践队员问到公司的人才需求时,负责人回答道:“技术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都需要,更希望看到的是真正热爱农业,热爱茶学,愿意躬身为农业服务的年轻人。”陈旭老师指出:“希望培养出来的农科人才是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 黄永红老师也提到:“希望每位同学都尽早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考研还是从事其他的工作,都要有目标,坚定的朝着目标前进。”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守护土地,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

守护土地,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农业模式的不适应性逐渐凸显。农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耕地林果化作为一

牢筑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牢筑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保护耕地,是农村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守好农村耕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