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后许家村村支书带领队伍参观村里苹果、樱桃种植区。刚到达种植区,有位队员就好奇的询问起了村里果树种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村支书答道,后许家村作庙后镇代化农业的探索先驱,秉持“从创新中谋发展”的态度,竭尽所能,从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实践、人才的培育等方面,服务于整个苹果、樱桃种植产业链,探索现代化农业的新模式。首次参观如此现代化的乡村果树种植模式,队员们对种植模式都十分好奇,村支书解答道,果园使用整山管道滴灌系统、多功能防护网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建设及果园日常管理中,积极与国内优秀果园管理咨询公司和农科类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引入国内外先进生产管理经验与现代化生产设备,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完善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化果园管理方案。一方面与青岛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与后许家村苹果基地特点相结合,另一方面村里引进先进滴灌技术,采用压力补偿的方法,提高施水、施肥的准确性。与此同时一位队员提出能否分享一下农业种植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经验。村支书回答道, “传统文化为体,科学技术为用”是后许家村建设的基本理念,并以利他精神为核心。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漫长的探索道路。后许家村自知力量微薄,因而希望能够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将利他的精神辐射出去,影响更多的农业人才和企业家。同时,后许家村也期望与大学、科研机构、同行一起,携手共进,从一个点出发,向整个地区扩散,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队员们与村支书以及村两委成员开展座谈会。实践团队员提出青年是否能担当起未来农业的重任。段艳欣老师指出当今农业发展的现状,也提出未来农业将会更加现代化、智能化,呼吁队员们可以坚守初心,为三农事业做出贡献,将来也来到像后许家村这样的现代农业建设地区,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村支书鼓励队员们能抓住机会,勇作新时代农业领军人物。随后队员们与村支书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方面展开讨论。支书提出村里正在筹划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设,预计明年,整个后许家村的农业生产将都变成由合作社经营的生产模式。
下午,实践团队员们走进每村里的每家每户,大家邀请村里的村民填写关于乡村振兴的调查问卷,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实践团队员们感受到了后许家村记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带头作用,也感受到了村民们渴望脱贫致富,奔赴小康社会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有队员向村民提出在农业生产当中哪方面最困难。有位村民答道,由于本的耕地类型大部分是不平整的山地,在农业生产的大部分过程中,大部分农业机器不适合此生产环境,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后许家村逐渐致力于成为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乡村。图为实践团在村民家里与村民交谈。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 吴源朋 供图
在进行完走访调查后,队员们感触颇多,一位队员提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要的一环便是土地流转,那么如何说服老百姓放心地把土地交到合作社手中?村支书表示,起初村民们以及一些老党员也对这一决策持怀疑态度,在经历一年半的实地考察后,根据农民意见做出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契合的方案。在交流的最后,有位队员注意到村里年轻人很少,几乎全部都是中老年留守在村子里,不少同学表示,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