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济南8月15日电(通讯员 曹诗雨)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情感观念和审美意识,包含了一个国家的、乃至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生命基因。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换言之即是保护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记忆。
队员在十笏园内合影 曹诗雨 供图
齐鲁文化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潍坊作为齐鲁大地上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历史古城,更是蕴藏了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内外等多种原因,部分非遗正濒临消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为多层次、多角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真切地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精神之所在,“小红鸢“团队在山东省潍坊市组织了本次三下乡活动,希望通过探寻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感受非遗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和迸发出的生机活力,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青年力量。
队员正在采访葫芦烙画传承人 曹诗雨 供图
文脉绵延探之潍城
2023年8月3日,团队成员到达潍城区十笏园非遗空间,队员们在欣赏过程中,不禁感叹道一城一非遗,匠心守万宁。
十笏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中段,因其占地较小,像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名十笏园。十笏园呈现袖珍式古典园林建筑,在这里,人们不但能感受到古典园林美景,更能欣赏到这里所存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018年起,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潍城区人民政府等在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联合打造了一个非遗空间。从创建之初的十笏园非遗空间在风筝、年画、陶艺、印染、剪纸等十项代表性非遗项目实施 “潍水非遗合伙人计划”的探索到后来渐现成效使得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核雕、诸城古琴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和落地运行功能的重点非遗项目成功入驻空间。
非遗空间内不仅会传承研培区开展非遗技艺宣讲、研学培训,更是建立了亲子文创体验区以满足亲子互动需求,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进一步,此外还有大师工作区吸引非遗人才齐聚,大力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以及手造展示区形象地展示了潍坊手造及手造的渊源及影响。
篆刻石拓技艺传承人王玉军为队员演示这门手艺 王怀远 供图
文化沉淀览于寒亭
2023年8月7日,团队成员来到了夏寒浞封地,史称鲁中重镇的寒亭区。在寒亭区,团队成员到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体验了别样的民俗风情。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原杨家埠风筝厂),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建于1986年5月,它的修建是以原杨家埠明清古村址为基础,杨家埠古村不仅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还是全国三大画市之一,更享有“都中之都”的美称。经过不断地发展,它逐渐形成了集风筝生产、年画印刷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观园。
园内的年画、风筝引导着旅客们满怀期待的脚步,而园内的民风民俗则为旅客们的旅行增添了一份暖意。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内有着风筝、年画作坊,还有风筝年画陈列馆等非遗珍藏,此外,明清民俗陈列室、明清古典铺一条街以及民间的婚俗民俗表演等更是让园内的旅客流连忘返。
中国民间年画的主要产地在杨家埠,其源于明代,有着悠长的历史,同样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题材十分广泛的年画,所呈现出的象征、寓意等表现手法,更是传递给人们了吉祥,美好生活的愿望。
队员正在采访年画技艺传承人 卢甜甜 供图
时光浮沉溯之诸城
2023年8月10日,团队成员来到了诸城市,诸城市又称龙城,其因传说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诸城。来到一座城,博物馆则是这座城无限延伸的时间轴线的保留节点。团队成员来到诸城市,诸城市博物馆则是重要的一站。
诸城市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和平北街125号,该馆呈现仿古建筑,庭院式布局,白墙青瓦,古朴雅致。院内错落的松竹掩隐,绿荫如盖,季节轮转却也花木繁茂,美景如画。其馆名“诸城市博物馆”则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字迹苍劲古拙,常常令游客们驻足而望。全馆主要呈现覆斗形,其外有八块历史故事浮雕,此外,该馆拥有庞大专业的地下文物室,可谓是山石具备。
在这里,有着可追溯到4300多年前的诸城黑陶,其是一种需经过选泥、筛泥等八道程序而制成的精美泥制陶器,诸城黑陶的制作工艺传承至今日,已形成诸城所具有的独特工艺;这里还涵盖有佛造像、石刻、文房珍宝等等。诸多藏品,不只是珍藏,亦是穿越千年与今时触碰的文化传承。
队员正在采访风筝技艺传承人 孙帅 供图
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中华数千年来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弥足珍贵的的精神文化财富。它们既是时代之变迁的见证,更是宝贵文化资源的呈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之大国,文化基因自古便深深烙印于人们心中。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中华文化根脉牢固之新机遇。
队员们在非遗生活馆合影 王怀远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