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薪火实践团“一方水土一方医”小分队参观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社会科学类藏医药业专题博物馆。
2007年5月1日,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藏品类别包括棉质、皮质、石质、纸质、金属等,馆内设有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藏药标本、天文历算、彩绘大观等六大展厅。截至2019年末,馆内藏品数量达50000件/套,珍贵文物1020件/套。2020年12月,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走进大厅就可以看到一巨幅药师佛、药王及药王城。药王曼杰拉—— 药师琉璃光佛是释迦牟尼的化身,他曾在药王城内为诸菩萨和外道诸神传讲医学。据藏医经典叙述:药王城是一座正方形无量宫。宫墙五层,共有四门,由四大天王守护。无量宫富丽堂皇,光彩夺目。阳光普照的城南山上,长满主治寒性病的各种热性药物;城北生长着主治热性病的各种寒性药物;城东生长着七种词子;城西生长着六种良药及寒水石、五灵脂,还有温泉和五种药水。药林上空,群鸟欢歌;药林四周,躯体内存有佳药的象、熊等瑞兽伏卧。无量宫正中陈放着镶嵌有各种宝石的宝座,宝座由神狮、神象、天马、鲲鹏、孔雀驮载,座上端坐着正在传医学的药王曼杰拉——药师琉璃光弗。

古籍文献厅

走进大厅左手边就是我们的“古籍文献展厅”, 古籍文献展厅陈列了藏医药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1000多函典籍,还展出了300多部现当代藏医药学书籍和古籍印版。通过古籍印板,《四部医典》、《月王药诊》、《祖先口述》、《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等著名典籍,显示了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药学浩瀚的典籍和博大精深、体系完整的藏医药学理论。数百部现当代藏医药学书籍展示了古老的藏医药学理论研究后继有人。
 
《晶珠本草》
全书收载药物29味,集藏药学之大成。根据药物的来源,质地、生境、人药部位分为13大类即:珍宝类,宝石类、树类、湿生类、旱生类、作物类、动物类、汁液类、土类、水类、炮制类、盐成类、火类等。
树类又分叶、花、果实、枝、干、皮、树脂等7类。早生类系草本,有分根、叶、花、果实、地上部分和全草等6种。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科学,至今在植物和药物分类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作工艺制成,长2米,宽1.2米,重达1.5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四部医典》。《四部医典》中的主要医学理论就是根据《月王药诊》的内容为蓝本编著而成的。

 藏医养生展厅

在藏医养生展厅中,藏族人民有不同的疗法来应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小病小痛。如火灸疗法,涂擦疗法,熏香疗法,岱瓦,罨敷等。其中较为有特色的就是熏香疗法,岱瓦,罨敷。

熏香疗法
熏香疗法是点燃具有芳香、消毒、活血化察等功效的刺柏、杜松、黄花杜鹃、大好蓄、乳香等药物,通过黑鼻、眼等某部位,达到防治瘟疫、镇疼止痛、神醒脑及延年益寿的一种外治方法。
 


罨敷
将药物等数于体表某一部位,借助药力和热(冷)力达到疏通经络,清肿化察或止痛的一种疗法。罨敷法分冷敷和热散两种,细分为30余种。其中冷罨是将水、石、性凉的药物等经过特殊处理后罨敷在患处,热熨是将盐、土、性热的药物等烘热后熨敷在患处,达到去除病患的目的。
 
岱瓦
通过岱瓦器械热敷关节、疼痛部位而达到通经络,化瘀、消肿、消炎的一种外治方法。

关于死亡

在藏医药文化中,我们总能看到佛教文化的影子。对于生命,受佛教文化的藏医药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对于死亡,藏医药文化的理解也十分的独特。
他们认为“佛教文化认为临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对亡者的去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结束,面临死亡的人都会看到光芒,光明就是生命的本质,如果没有觉醒,就会以生命的形式表现(生死轮回)。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刹那,是人类精神觉醒最适当的时机;死亡并不是一件哀伤的事情,而是可能在瞬间得到完全的解脱。”
总的来说,在藏医药文化中,死亡并不是一件哀伤的事情。而是新生命的开始。

愿我如同虚空和大地
永远支持一切无边众生的生命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机器科普显真情,科技助农兴乡村

2023年8月10日至2023年8月17日,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机器人协会“青鸟筑梦”志愿服务团队在四川省眉山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