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浓浓端午情,颗颗敬老心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深入乡村一线,实际行动服务基层建设

乡村振兴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为助推乡村振兴,商院学子在走访调研的同时,还深入乡村一线,实地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力量。在要迎来“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的端午佳节时,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黄桥陈桥村,在这里实践团深入乡村一线,给许多孤寡老人送去了牛奶和粽子作为端午节的慰问品。通过村民的热情介绍,实践团也了解体会到了许多只是在书本上见过的东西,深知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实践团也同老人宣传起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和村民一起摘桃子

给留守老人送慰问品

同村民聊天

宣传垃圾分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向村民宣传
感受美丽乡村,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助力和保障。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感受美丽乡村、了解农村产业振兴状况、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村,展开实践。第二站实践团来到了黄桥米巷,实践团在米巷分发垃圾分类传单,让村民了解到实现美丽乡村进行垃圾分类必不可少。宣传让村民了解到实行垃圾分类可以节省土地、减少污染和再生资源,而土地,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土地资源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着提供资源支撑的基础性作用,既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需求的保障,也是外来资本进入乡村发展不同产业模式的基础资源支撑;产业发展则是需要通过利用土地资源,吸引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人口就近就业,将人口与土地的有机结合,构成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人口—土地—产业”的耦合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乡村振兴,共筑百年乡村梦

乡村振兴,共筑百年乡村梦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发出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实

浓浓端午情,颗颗敬老心

浓浓端午情,颗颗敬老心

为助推乡村振兴,商院学子在走访调研的同时,还深入乡村一线,实地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