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齐促和谐人文,共建美丽乡村 ——“丰收年年”实践队伍走进贾庵村

齐促和谐人文,共建美丽乡村
——“丰收年年”实践队伍走进贾庵村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探索乡村振兴路径,1月15日-17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团——丰收年年队走进蚌埠市龙子湖区李楼乡贾庵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图1 实践团队与村委书记及工作人员合影
 
美化人居环境,描绘乡村蓝图
1月15日,丰收年年队来到贾庵村村委会,采访了贾庵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钦祥曾及村委会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贾庵村的人居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团队了解: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贾庵村建设有农民文化乐园和文明实践站,文化乐园内所含的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可移动舞台、文化墙以及健身场所等项目,丰富了村民娱乐文化生活。经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原先村里的臭水沟改造为荷花池,美化了乡村景色。村周边建设有生态园、农家乐和酒坊,增加了贾庵村群众收入和就业机会。同时,村内部分土地出租用于建设产业园,方便了村民就近就业。该村与李楼乡人事部门紧密联系,及时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帮助村民就业。
 
 
 
图2 刘梦媛老师带领实践团队与钦祥曾书记对接
 
 
 
图3 实践团队成员对钦书记进行采访
加强文化建设,共建幸福家园
1月16日,在当地村书记助理的带领下,丰收年年队来到了贾庵村内的农家书屋,农家书屋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阅读场所和丰富的书籍,还与村内的文明实践站合作,宣传党的相关政策以及举办各类文化建设活动。在闲暇之余,村民们可以在这里练习书法,亲手制作泥塑工艺品。通过采访,队员们了解到,贾庵村十分重视文化教育。通过给大学生村民资金补贴和开展表彰,营造浓厚氛围,提高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举办读书活动、送戏下乡、电影放映、农技培训、文体活动、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娱生活,既提升了群众文化修养,为和谐文明乡村奠定了基础,又带动了乡村文化繁荣发展。随后,实践团队通过采访村民也了解到,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们如今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上了物质和精神都相对富足的生活。
 
图4 团队成员在农家书屋与村书记助理交流
 
 
图5 团队成员与村民交流
立足地方实际,用活乡土资源
1月17日,丰收年年队来到了位于李楼乡贾庵村的九沟沿赢酒坊,该酒坊是一家集酒坊、民宿和各种娱乐设施为一体的农家乐,风景优美,是蚌埠市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在这里,团队成员不仅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传统白酒酿造工艺,还采访到了酒坊的创始人刘家林先生。团队成员首先在刘先生的带领下参观酒坊,听取酿酒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体验了酿酒过程。随后,刘先生向队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诸多感悟。刘先生称,他返乡创业建立酒坊至今已有七年,从投资建设、招募员工、大力宣传到开放市场,又经历了前几年的特殊时期,酒坊一路跌跌撞撞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农家乐的经营目前正面临着难题,如建设成本压力、宣传效果不佳、交通不便利等。沉淀了七年,刘先生依然不忘初心,坚持守正创新,成为返乡创业成功的典范,向队员们展示了“新农人”敢于创新拼搏的奋斗精神。同时,农家乐给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图6 团队成员体验酿酒过程
 
图7 刘先生向实践团队分享创业经历
 
       暖阳冬日,村内文化墙绘出亮丽风景线,贾庵村呈现出一副和谐安美的景象。与此同时,美好乡村新篇章新构想也被徐徐揭开。团队成员了解到,新一年政府将划拨投资,用于建设村广场、游乐园、民俗文化馆等设施,丰富村民业余生活。通过对道路修建、污水处理、路灯照明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贾庵村力求彩虹线连接条条柏油路,水清路明,屋舍俨然,村民物质精神富足,建设美丽贾庵。
       通过这三天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美好农村建设的路径,切身感受到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加强实践,争取在未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撰稿:张敏 胡欢 叶静云;摄影:胡欢 王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