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入户走访观新颜,乡村振兴在路上
一方净土,一座红村。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了解坝芒村村民的实际情况,深入探寻坝芒底色。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寻绎青年之志,助力乡韵坝芒”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村民走访工作。

(图为实践团走访村户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抗美援朝保家国,承志传情新青年
实践团从坝芒村村委处了解到坝芒村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老兵,7月14日实践团在坝芒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伟的带领下来到抗美援朝老兵杨正贵的家中进行慰问采访。

(图为实践团与杨正贵父子的合影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图为实践团对杨正贵父子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图为实践团对杨正贵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实践团成员黄英在实践日志中写到
观坝芒变革,悟青春光彩
实践团在走访过程中得知坝芒村村支部书记文朝举的儿子文滔,自六年级暑假以来坚持每天中午走红军步道,沿途参观坝芒红色景点。实践团深受触动,决定采访文滔及其父亲坝芒村村支部书记文朝举、弟弟文淏。

(图为实践团与文书记父子的合影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图为实践团对文书记父子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入家门,探民情
实践团沿坝芒村主街道进行走访调查并结合学科特色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为了解坝芒村当地居民生活情况,实践团就生活变化、家庭收入、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为着眼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积极探寻人民视角的乡村振兴。

(图为村民爷孙合影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王阿姨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服务中心院长了解情况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图为服务中心老人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实践团成员张晨钰
实践团将走访过程中遇到的民情切实反应给坝芒村党群服务中心,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实践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通过撰文、拍摄、视频剪辑等方式宣传坝芒村红军文化与当地政策方针。

(图为实践团与坝芒村干部开会讨论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