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花塘新四军文化园,雄伟壮观的军舰、坦克赫然挺立在眼前,它们静静地坐在那,我们的耳边响起冲锋的号角......在这片土地上,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3年1月10日移驻盱眙县黄花塘镇境内直到抗战的全面胜利,历时两年又八个月,陈毅、张云逸、曾山、赖传珠、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八十载有余,还看今朝,2022年新四军文化园入选淮安市“恩来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以“弘扬铁军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为核心,成为重要红色教育载体。
一、探讨融合经验,擘画红旅蓝图
知晓文化园做出了红旅发展的新尝试,团队成员就当前干部培训、党性教育、旅游体验、国防教育、生态农旅、拓展训练等方面展开访谈,了解到新四军文化园目前以党性教育、红色传统、专业能力、廉政教育、国防建设等为主要教育培训内容,集讲授式、体验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互动教学模式于一体,依托黄花塘军部纪念馆、泥沛老街苏北唯一国营茶场—雨山茶场、芦沟社区等资源,重点创建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廉政教育”、“龙虾产业沉浸体验”、“新四军红色历史深度感悟”四条特色研学线路。去年接待游客创收460万,在产业方面大力宣传黄花塘农产品,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充电桩等方便游客的基础设施,开拓红色研学市场,同时结合国防教育中心,实现游客载量翻倍的远景规划。团队成员提议未来可以依托红色资源与临近的金果林联动,进一步拓展多元化农文旅产业链。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工作人员
二、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感悟革命精神
访谈结束后,紧接着团队重点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在纪念馆内,共同重温先辈们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讲解员表示“三三制”政权的成功实践,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参观接近尾声,团队成员看到了红墙上刻着金光闪闪的字:“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习近平”。此时几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蹦蹦跳跳地经过红墙,团队成员深感正是先烈们的牺牲,换来了眼前的生生不息,红色基因应代代相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为团队成员接受红色教育
三、调研环境建设,挖掘生态优势
生态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结合点。团队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新四军文化园园区携手荣获“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的黄花塘村,一同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模式,共筑“百里红飘带·山水田园诗”愿景。同时新四军文化园园区内部计划盘活鱼塘,打造垂钓项目,生态绿与产业金结合,后期投入太阳能环保能源的灯光设备。坚持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实现生态“含金量”和发展“含绿量”同步提升。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了年轻一代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深入探究新四军纪念馆农文旅融合创新路径,并梳理出其中的“党建红+产业金+生态绿”的先进理念与操作经验。团队成员发挥专业所长,在营销获客、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建言献策。相信在铁军精神和党建的引领下,新四军红色旅游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乡村振兴书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图为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