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过的
最美的乡村路是什么样子
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是春风十里、蔓草芳苓
亦或是,小桥流水,鸡犬桑麻
在无锡古竹
酸甜饱满的杨梅果实
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
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
引人入胜的田园风光
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勾勒出一幅“环境美、产业兴、村民乐”的
和美乡村画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是施展青年才干的广阔舞台。最美的乡村路是什么样子
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是春风十里、蔓草芳苓
亦或是,小桥流水,鸡犬桑麻
在无锡古竹
酸甜饱满的杨梅果实
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
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
引人入胜的田园风光
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勾勒出一幅“环境美、产业兴、村民乐”的
和美乡村画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7月下旬至8月中旬,设计学院“相约‘梅’好”社会实践团深入无锡市古竹社区,开展为期3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古竹社区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推动社区文化品牌推广,在深入基层办实事中尽显青年担当,让青春之力在希望的田野上熠熠生辉。
无锡市马山街道古竹社区,一个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在这里,生活着一群热爱自然、辛勤淳朴的社区居民。马山杨梅,更是有着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是远近闻名的太湖“红宝石”,也是全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马山街道曾因特色杨梅产业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为扩大当地文化特产的宣传影响力,拓展杨梅产业链发展渠道,赋能乡村文化振兴,7月下旬,“相约‘梅’好”实践团成员们深入基层,走访古竹社区的6位杨梅嫁接达人,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杨梅的一生和这背后的故事,积累创作灵感,奠定活动基础。71岁的唐秀英婆婆讲到“每年6月初开始,一家子就围着杨梅树转,别提多开心了”。这一年一度短暂的新鲜背后,是杨梅树的代际传承和一家人的凝聚,是古杨梅一千多年的历史和新杨梅品种几十年的繁育,还有马山街道古竹社区上上下下在种植技术、品牌推广和科技文化赋能上不断“抢占先机”。


为进一步展现当地杨梅文化特色,丰富古竹社区农户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践团成员们发挥设计专业优势,融合传统与现代技艺,为居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杨梅扎染”艺术活动,用云染、漩涡染、鱼鳞纹、竹节纹、冰花染等多种扎染方式留住“杨梅味”的夏天,让农户们感受到将传统艺术融入生活中的魅力。在现场,大家用线、绳、皮筋等多种工具,对布料进行扎、缝、缚、夹等操作,伴随着布料颜色在染料中发生变化,不仅帮助大家留住了这个夏天甜美的杨梅记忆,更是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心灵的放松和疗愈。

在入户走访与扎染活动之后,为深入挖掘无锡马山杨梅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价值,实践团成员们紧锣密鼓地投入“杨梅古韵”展览的筹备工作中,以梅农故事、杨梅产业、地方特色为灵感,通过现代创新与设计手段,打造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马山杨梅周边文创,从古竹社区的历史与发展、杨梅文化、扎染工艺、文创周边设计这四个角度搜集资料并制作了7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增强了马山杨梅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助推了马山街道古竹社区的杨梅产业发展。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