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同路人”举行“心脉相连舞康桥,老幼同修健康章”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更好地将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与人民生活习惯相结合,提升群众健康指数,他们深入基层,与社区乡村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服务。2024年8月3日,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健康同路人”团队的本科生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进行支志愿服务活动。地方概况与活动缘起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是一个滨江小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前往通州“江中宝岛”开沙岛的必经之路,南临长江,因此拥有丰富水资源,但镇民生活设施相对简陋,卫生意识不高。“健康同路人”团队此次前来是为了向镇上老幼普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宣传推广工作,以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与安全保障,为此团队成员积极与当地地方党群服务中心及卫生院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开展工作。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最具危害的慢性病之一,全球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老年人发病率远高于年轻人,但其发病率也受其他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实践团将中老年人作为重点目标群体并将儿童加入宣讲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理论宣讲与实操教学
2024年8月3日上午,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实践团队“健康同路人”迎着朝阳来到了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团队成员在当地党群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交接完毕后随即开始宣讲准备工作。老人儿童到齐落座后宣讲开始,宣讲团成员分别从心血管疾病的概述、紧急应对措施、检查与治疗、预防这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大部分团队成员表示宣讲时氛围良好,大家听讲认真,互动热情。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开展宣讲 俞晨璐 供图
其后,团队成员将宣讲中提到并展示的相关医疗器械再次拿出,现场进行实际操作教学,带领老少听众实践使用了三种电子血压计(手指式、臂式、腕式)与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随后请当地红十字培训员进行了心肺复苏教学,其他团队成员也手把手给予听众帮助、纠正动作。最后,团队也预留了提问时间,对于大家的问题都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与建议。一些老年听众对于团队教授急救操作这一行为大为称赞,他们表示自己平日往往孤身一人或与孩童在家,家里的青壮年出门工作时无法及时处理家里的突发病情,总是害怕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这次教学过后他们的担忧大大减少了。义务诊疗与走访观察
当日下午,团队成员兵分两路,一部分在当地卫生院门诊室开展为期半天的免费测量血压活动,该活动中成员们使用了更为专业的、需要技术支撑的水银式血压仪,并向血压偏高的人群给出提醒。另一部分团队成员协助卫生院值班的乡村医生对需要定期检查的老人一一进行电话通知,通知完毕后随医生进行走访。走访途中,他们发现社区的公共锻炼器械园区设备普遍生锈,部分器械上存在树叶雨水残留,根本不适合居民来进行日常锻炼。在走访结束后团队成员向卫生院借了打扫用具,对园区进行了简单的清理。事后,实践团向党群服务中心反映走访途中发现的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对其中生锈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并安排专人对园区进行定期打扫,进一步保障社区居民的锻炼环境。

图为团队成员利用水银血压仪为居民测量血压 俞晨璐 供图
结语我国是世界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与疾病的预防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实践团队“健康同路人”在五接镇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知识宣传,在能力范围内给出了治疗方面的帮助,就预防措施提出了器械方面可进行的改变。实践团成员希望能够继续扩大宣讲活动的覆盖面,将心血管健康的种子播撒到更多角落,让更多人受益。他们期待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普及与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我们也希望团队成员能够不断学习、进步,以更加专业的素养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意义深远的事业中去。

图为团队成员在卫生所门口合照 俞晨璐 供图
(通讯员 俞晨璐 杨沁怡 袁顾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