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探寻东昌府区的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4-08-26    阅读:
山东大学(威海)“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趁假期来到了东昌府区,先后参观了道口铺非遗博物馆和聊城东方教育集团。
在道口铺非遗博物馆里,调研团成员了解到除了陶艺、木板年画外,东昌府区还有东昌葫芦、毛笔、东昌铜铸雕刻、东昌澄泥、叶雕等多种非遗文化,收获颇丰。
一、李氏陶艺

(图为道口铺非遗博物馆中有关东昌李氏陶艺的展示)
李氏陶艺采用传统古法纯手工制陶,以柴窑进行烧制。
最初制作陶器的材料随处可取,从原始部落开始,陶器还只是瓦缸、陶缸等可以用来存放粮食的器皿,但是由于材质问题无法长时间储存液体。用纯泥材料烧制温度高了会化,所以现在烧制的时候加入了金刚砂等耐高温的材料,烧制出来的陶器便做到了不变形、不开裂。这样做出来的陶壶会比瓷壶、玻璃壶泡出来的茶好喝。
二、东昌葫芦雕刻与鲁锦

(图为道口铺非遗博物馆中有关东昌葫芦雕刻与鲁锦的介绍)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东昌葫芦雕刻将典雅的造型技巧与写实手法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
鲁锦,也被称为‌老粗布或‌土布,以其绚丽的色彩搭配、极具代表性的纹饰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这种纺织品采用色织工艺,即先对纺线进行染色,后进行织布,色彩明亮,对比强烈。
鲁锦不仅是一种纺织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体现了山东地区特别是鲁西南地区人民群众长期劳动实践的成果,代表了纯棉手工纺织生产工艺。鲁锦的生产原料广泛种植于山东不特定地区,其织造工具几乎全是木制的,结构简单但操作灵巧,能够将洁白的棉花变成色彩斑斓的棉线。
三、东昌铸铜雕刻

(图为道口铺非遗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东昌铸铜雕刻时所摄)
在诸多非遗文化中,东昌铸铜雕刻,技艺精湛、享誉四方,“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等专家团队曾前来考察、交流钟表制作工艺。
随后,山东大学(威海)“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又前往了聊城东方教育集团。

(图为聊城东方教育集团部分陈设)
据了解,聊城东方教育集团开设了非遗相关的选修课,很是注重对青少年的非遗教育。正如共青团东昌府区委副书记韩笑所作的总结所言,青年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青春的热情推进文化的传承,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展现青年风采。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民族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小接触和学习非遗,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本土文化的深刻认同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心。这种文化自信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亲自走进非遗传承项目,无论是学习古老的手工艺如剪纸、刺绣、陶艺,还是体验传统戏曲、民乐演奏,都能深刻感受到这些技艺背后承载的历史厚重与文化深邃。它们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民族记忆、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同时,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让我深刻体会到“匠人精神”的精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与磨砺,对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极致,这种专注、耐心和热爱,让我深感敬佩。这种精神不仅是对技艺的尊重,更是对生活态度的诠释。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启程工大,筑梦云端

启程工大,筑梦云端

为强化青年学子爱国心,强国意,同时增强其编程能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云端筑梦”社会实践团队2024暑期社

探访聊城社区,寻求非遗出路

探访聊城社区,寻求非遗出路

2024年7月16日,山东大学(威海)“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聊城市聚源社区进行调研,了解聚源社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