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实践团走进了鄣吴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委会负责人开展座谈会。会上,实践团成员和村委会负责人就鄣吴村过去与未来的发展展开了讨论。通过座谈会,我们了解到近年来,鄣吴村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制扇业是鄣吴镇的特色优势产业,2004年生产各类工艺扇达1800万把,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并首次进入欧洲市场。此外,鄣吴村还开发了“文化+咖啡馆+博物馆+研学”等文旅新业态,通过挖掘和利用吴昌硕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近年来,鄣吴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包括道路硬化、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等,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在生态保护方面, 鄣吴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升,通过实施“千万工程”等项目,加强了对村庄周边山林、水系的保护和修复,提高了村庄的生态质量。除此之外,鄣吴村是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和教育上,村里建有昌硕小学和文化礼堂,以及多个艺术家工作室,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但目前,在制扇产业方面,鄣吴依旧存在着痛点。鄣吴竹扇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设计创新不足,成本问题等痛点。实践团成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未来,鄣吴村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负责人的介绍,实践团参观了鄣吴镇文体活动中心,欣赏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鄣吴竹扇,并体验了毛笔画。走进文体活动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昌硕故里翰墨鄣吴”几个大字,彰显了吴昌硕先生对鄣吴的重大意义。在参馆人员的带领介绍下,实践团深入了解了鄣吴艺术和鄣吴文化。吴昌硕先生是“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的艺术成就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吴昌硕的艺术作品,诗、书、画、印四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他主张艺术创作应发乎内心,彰显个性,因此他的作品洋溢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书法作品以篆书行书,草书和楷书等字体展现,而绘画方面则以花卉画最为著名。活动馆中也存有许多他的艺术作品,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他艺术的高深巧妙。随后实践团成员也亲身体验了毛笔画——扇面绘制的基本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鄣吴丰富的文化底蕴与魅力。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为学生和鄣吴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对鄣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鄣吴竹扇这项非遗传承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为当地提高了知名度,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此次活动的成功进行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未来,团队成员们也将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非遗文化,搭建非遗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尽己所能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轻摇竹扇送清风,相信在未来鄣吴竹扇一定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