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名:11.16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科普活动
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下午15:00-16:00
地点:皖南医学院滨江校区北区1201
主办方:医见青心志愿服务队
受众:全校学生
活动内容: 1、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危害及预防。
2、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对心脑血管的保健作用。
3、家庭常备药品,紧急救助知识普及。
4、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介绍
5、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6、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活动总结:
心脑血管疾病历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每年都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能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让在校大学生群体掌握心脑血管预防和致病因素的相关知识,我们医见青心志愿服务队选择了于校内开展相关知识科普活动的活动方式,即由主持人以自身医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我们制作好的PPT,进行心脑血管疾相关病知识的科普宣讲。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总称,泛指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因素引发的心脏、大脑疾病等;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于冬季尤其高发。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其中以年龄、性别、家族史为代表的内因(体质因素)仅占15%,而吸烟、喝酒、肥胖、高油高盐饮食等外因(生活方式因素)则占到了85%左右。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且并发症颇多的棘手疾病,在我国每年的死因情况调查中长期占据死亡原因第一位的恐怖地位,是我国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需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烟酒和严寒等不利因素的刺激,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保证合适的运动量,避免久坐,饮食也要相对清淡,多吃素菜、水果,减少对糖、肥肉、动物内脏等的摄入。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则应当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随意停药、用药,避免身体恶化或出现并发症状。
此次活动共吸引了30余名学生前来参加,参加的同学们通过志愿者热情而专业的讲解,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危害及预防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加科学具体的了解和认识。活动通过强烈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让同学们能够从生活的细节入手,近距离感受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充分掌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提高了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总体认识,加强了自己的健康知识储备和健康生活意识。
同时,在本次活动中,志愿者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为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并取得了良好的科普与宣传效果。在这里,请允许我向这些自愿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表达自己真挚的谢意。
- 扫一扫 分享悦读